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南人的米线情节需要呵护

(2013-07-26 00:34:44)
标签:

杂谈

白翎
    米线是多少云南人的最爱?说应者如云怕也不为过。而近日据媒体报道,昆明黑作坊抽取洗衣服、洗菜池子里的水加工米线,水池中甚至有人在里面洗脚,被曝光仍在生产。就此,新华社质疑:云南米线缘何难过“安全桥”?
    这是一个听来都让人反胃的消息,对于有浓厚米线情节的人来说,可以说是“很受伤”。更何况,云南米线不仅被本地人热衷,也在外地多个城市遍地开花,并成为来滇旅游者必品美食。
    事实上,这样类似的“脏米线”的新闻,本地媒体的曝光多年来就不曾断过。但如果只能曝光一个惩治一个,甚至曝光后仍不整改,米线这一百年美食将渐失人心,自断行业发展之路。
    那么,米线黑作坊为何有大片的立足之地?据分析,昆明仅5家企业持证经营米线,云南省生产米线等鲜粮制品的单位超过26800家,其中较大规模的企业仅占5%,云南人每天吃的米线有95%都是由小作坊提供。无序的市场竞争下,利润驱使再加上无人监管,良知便被抛弃。几年前,相关部门就表示,政府职能部门将组建规模化企业标准化生产,但目前看来,“标准化”米线仍未能满足昆明市场的需求。
    规模化企业的形成通常要靠市场自身的发展,以优逐劣的过程注定漫长,更何况,正规经营企业恐怕难具有成本优势。还米线市场一个放心,急需政府的监管作为。对于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的管理理应加强力度。此外,从源头上来讲,自2007年10月1日起,云南鲜粮制品4个标准之一的《鲜米线》强制性地方标准就已生效,但为何市场不买账,效果不理想?恐怕也需要相关部门的反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