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翎
昨日《春城晚报》报道,今年7月读完4年大学的张俊因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混了4年后没能拿到本科毕业证,如今,他想重新高考实现当医生的愿望。此外,今年还有多名高分考生为了能上更好的学校、更好的专业选择多花一年读预科。
面对这类现象,总免不了有人问:值吗?认为不值者,理由是青春宝贵、赚钱趁早,或为了不再增加父母负担,应选择就业或考研,先养活自己再追求梦想。不过,根据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研招简章,没有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能否获得考研资格还有待商榷。而是否要趁早在社会上谋一席之地或赚钱之说,恐怕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人生是由一个个选择组成的,毫厘之差可谬千里。事实上,本人还是欣赏上述个案中的主角能够为自己人生做出选择,而不是盲目地随波逐流。在那些早已立足社会的人当中,又有多少人是在一个当初勉强的选择中屈从并得过且过,直到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与其如此,不如趁早做出改变。
与一个不喜欢的职业中耗费一生光阴与才智的代价相比,一年甚至三四年的时间着实短暂。有研究表明,人的智力综合水平在26岁左右之后开始下降,流年易逝,何不趁最好的年华为自己的人生做好铺垫?待到世事牵绊、力不从心时再来悔恨,岂不才是人生更可怕的事情。
工作总会有的,钱晚些来赚也不迟,减轻父母负担也可通过大学期间的勤工俭学实现,大可不必为了这些短期的功利目标牺牲内心的梦想。寻梦之路,没有值不值。若是在深思熟虑后坚定追求,以此换取一生无悔,多花几年时间又何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