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末话题   状元雕像

(2013-05-06 22:48:39)
标签:

杂谈

    近日,一条微博在网上蹿红。该微博称:来凤县一所中学为该校一名学生立碑纪念,这名学生在去年的高考中以668分成为恩施州理科状元,被清华大学录取。雕像的文字介绍称该学生“开创了来凤教育的新篇章,书写了平民教育的神话。”5月2日,在当地教育部门的介入下,校方已开始将雕像拆除。(5月2日《楚天都市报》)
   
    每一所学校都有一个“状元雕像”
   
    刘昌海: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不管是让高考状元坐车游街,还是在校园里给高考状元雕像,宣传的重点都不是状元本人,而是学校。某种意义上说,每一所学校都有一个“状元雕像”,只不过这个“雕像”没有用石头雕好放到校园里,而是放到了学校的荣誉墙上,放到了招生广告里,放到了每一位师生和教育行政管理者的心中。“他开创了来凤教育的新篇章,书写了平民教育的神话”。这与其说是在神化高考状元,倒不如说是吹嘘自己。在这背后,则是看得见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而此时的学生,只不过成了别人手里的道具。在舆论的压力之下,学校把雕像拆除也在情理之中。但拆除校园里的雕像容易,想拆掉众多学校和学子心里的雕像,却难。没有高考状元,没有学生考上清华、北大,我们的基础教育能不能“开创新篇章”,我们的学校能不能办出特色,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普嘉:考上几个清华北大的学生,对于省城名校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一所教育质量相对薄弱的学校则是难能可贵的。母校给该学生立碑,也是对他的尊敬,这样的尊敬说到底也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人们可以嘲笑为状元立碑的出格,但不能不体谅一所穷县中学的良苦用心。在校园里抽象的雕塑,最多起到装饰美化环境的作用,其作用根本不及一个具体的可以效仿的“偶像”。一个同样寒门、以同样教育资源就获得成功的身边学长是多么具体的榜样,他让能够考上清华北大显得并非那么遥不可及,这其实是一种正能量。再说,学校在高考前,就告诉同学:如果考上清华北大等名校,学校就为其树立雕像。言必行,行必果,学校实现了当初的承诺,为了实现这个承诺,学校顶着巨大的舆论压力,克服种种困难筹集建造雕像的资金。一所言而有信的学校难道不值得尊重?
   
   
    张剑:状元雕像是荒诞教育观的缩影。来凤县高级中学为状元塑立雕像这一事件之所以能够发生,必定与当下社会单一的教育评价模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就当事中学而言,塑立雕像的目的可能只是为了给学生们树立一个勤学奋进的榜样,但客观现实下,这类“剑走偏锋”的做法,难免会落入玷污教育精神、扭曲教育本质的舆论漩涡。从本质上看,它仍旧是应试教育指向下,学校对教育精神和教育本质的一次扭曲与误读。当下社会对教育评判的标准不是取决于这所学校有多少人文底蕴,有哪些教学创新,培养了多少综合型的高素质人才,而是依赖于升入重点大学人数的多寡、本科升学率的高低。塑立雕像的做法,不过只是这类怪诞管理下的一个缩影而已。教育精神的倒下,植根于应试环境的逼仄现实,表现于基础教育的乱象管理,而被推动于社会的单一评价。多方合力下,或许才是雕像塑立、教育精神倒下的病根所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