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事快评)对美女干部的非议有偏见成分

(2013-01-23 00:20:23)
标签:

杂谈

普嘉
 

    最近有两则美女干部的新闻在网络上吵得沸沸扬扬。一则是辽宁丹东东港市新近提升一位80后女副市长董海涛,美女副市长的简历引来网友围观,大家纷纷发帖表示“晋升得真快”:另一则是湖南冷水江市十大美女之一、前几年“月季花小姐”选美冠军伍娟,被网友指称背后有神秘推手,助其当上市委秘书长。官方回应大同小异:她们入职或是晋升都完全符合程序。
    网友的质疑主要是在干部提拔任用的公正性上,而不公正的联想很大程度来自于她们都是美女,因为外貌出众所以仕途一帆风顺。冷水江市警方的回应称,伍娟确实是以前的冷水江“月季花小姐”,她从师范毕业后分配到一所学校,之后考上公务员,经过警方和纪委调查,伍娟“没有作风问题”。
    官方文件中的“作风问题”在现实语境里总是笼罩着暧昧的桃色,背后是人们对“权色交易”猜想。当然,类似质疑并不总是空穴来风,有些见不得人的勾当最终浮出水面。但不能不承认,有些传言看似有鼻子有眼,其实不过是捕风捉影,哪怕一个美女晋升靠的是真本事,也经济会被套上各种版本的绯闻。在有的人眼里,美女都没什么真才实学,全靠“作风不正派”上位。于是,抑郁不得志的抱怨,除了没有个好爸爸,又多了“没有个好脸蛋”。
    这些新闻能成为吸引眼球的焦点,都有个“美女”的噱头。很多网友光看标题上有“美女”两字,就想着背后肯定有“潜规则”,这是一种先入为主的偏见。连与当事人毫不相干的网友都有这样的想法,真到了当地官场上,又会有怎样的非议呢?美貌在很多场合对女人来说是优势,拥有美丽资本的女士往往比其他人更容易获得心仪的工作,但对女干部来说就成了一种劣势,很难获得理性的评价。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有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外貌出色的人总体上占有优势,但在生活中的某些细微方面,美丽可能会成为一种阻碍,研究者称之为“红颜祸水”效应。人们的骨子里存在着这样一种意识:美女往往虚有靓丽的外形,缺乏丰富的内涵,充其量不过一只漂亮的“花瓶”,供摆设可以,但不会有多大的实用。
    中国的官场多是以男性为主导,核心领导层里鲜见女性。因此,女性干部要想成功,往往需要付出更多。出于对美女“避嫌”,美女获得锻炼和重用的机会相对较少,美女需要比相貌平平者更努力,来证明自己并非有脸无脑。有评论指出,人们不是仇美女,而是仇升迁机制不透明。而据人民日报求证,丹东80后女副市长笔试并非倒数第一,在面试环节,“演讲全程录像,在电视台播出,更加公开透明。”真正的美女其实是不怕透明的,只要美丽在阳光下,美在镜头前,展现给世人更多的“内在美”,就能消除偏见,赢得信任。
    美丽并没有原罪,可美女干部往往因为美而招致非议,这既是社会学命题,也是政治学命题,值得多方反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