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日关注)读懂“微”时代的社会声音

(2012-12-18 00:59:42)
标签:

杂谈

邓为

 

    又到一年年终时,各种盘点正在火热进行中,其中年度汉字的评选备受关注。16日,由《新周刊》主办的“中国娇子新锐榜”在青岛揭晓。在“微”、“表”、“拧”、“习”、“国”、“来”、“去”等候选项中,“微”字脱颖而出当选年度汉字。而“莫言”、“你幸福吗?”等入选十大年度关键词。(《北京青年报》12月17日)
    推委会的解读,“微”指的是微博的“见微知著”、微信的“造微入妙”、微公益的“积微成著”,它指的是北京暴雨中152位农民工奋力救人时发出“我们不要钱,我们是来救人的”的“微言大义”,指的是上升乏力、集体焦虑的屌丝群体的“身微力薄”。
    在微博里,草根的声音开始被重视,粉丝与“大V”互动频繁,很多贪腐案件,不管是“表叔”还是“房哥”,举报与线索提供,从来没有变得如此的快捷而准确。在微博的平台,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被误解者可以主动澄清,鄙夷底层者反遭嘲讽。微博里的中国,是现实而真实的中国,“见微知著”,在这里才能真正读懂中国。
    初出茅庐的微信,以其“摇一摇手机就能交到朋友”的传播效应,使用人数很快就扶摇直上达到两亿多人,如今电脑版与手机版微信的使用,正在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传播语言文字、交友群聊的“造微入妙”,在这一平台上一览无余。科技的点滴进步,温润和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
    无论是“免费午餐”还是“爱心衣橱”,这一个个微公益活动,在微博和社会上如火如荼,在官方慈善公信力遭遇重创的语境里,民间慈善的作用与共识彰显。未必需要慷慨解囊,只需要你爱心涌动,小小的善,就可以积累成人间的大爱。“积微成著”的努力,也再一次表明,在广袤的民间,爱心与善良,从来都不曾缺失,因丑闻不断而形象一再受损的慈善机构,应该从中读懂很多。
    无论是“不要钱,我们只救人”的农民工,还是奋不顾身的“托举哥”,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壮怀激烈,只是在危急的关头,心头一热便有了奋不顾身的勇气与自信。“微言大义”,在这里可以深刻地了解社会,那些存在于我们心头的爱与勇气,需要释放与呵护,毕竟,这个世界需要的是互帮互助,而不是人人自危。
    在这个伟大而艰难的时代,屌丝的焦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浓烈悲催。房子、教育、医疗,以及生儿育女和养老之类的压力,在工资收入微薄的语境里,“身微力薄”是一声揪心的叹息。政府有关部门应该采取更多的措施与办法,庇佑社会的弱势群体,让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终能落地生根。
    一个“微”字,道尽2012年的大事与小事,涂抹出几许欣喜与辛酸。理解“微”字背后的社会与现实,正如白岩松所提到的那样,“微是你我,是每一个推动社会进步的微小分子,是每一个被打捞上岸不再沉没的中国声音,是每一个能被看见、能被听见的人。” 换句话说,只有“微”的进步与改变,才有时代进步的宏大命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