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事快评)李教授,您是来砸场子的吗

(2012-12-14 00:09:26)
标签:

杂谈

吴龙贵

    茅台集团12日在贵阳召开媒体见面会,回应对其产品含塑的质疑。在发布会上,北大教授李可基声称,塑化剂的标准本身就是不科学的。李可基还谈到三聚氰胺,他表示三聚氰胺基本是无毒的物质,成人继续喝下去不会损害人体,因为“人类几百万年都没有灭绝,说明人类的排毒、解毒能力实际上是非常强大的。”(《钱江晚报》12月13日)
    上周末,ID为“水晶皇”的个人博主宣布送检茅台酒塑化剂超标,茅台股价应声而跌。一贯沉默应对公众的茅台公司随即开始了一系列的危机公关。譬如连发三份检测报告,自证产品质量无虞,譬如此次召开的媒体见面会。
    显而易见,在这样的场合,身为北大教授的李可基处于什么立场,或者说代表谁在说话,早已板上钉钉。只是,公众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作为公共知识分子并且享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李可基为资本背书的心态竟是如此赤裸裸,其辩护的逻辑是如此的拙劣和混乱。有人戏言,茅台太失策了,李教授明显是来砸场子的,而不是来捧场的。
    “塑化剂的标准本身就是不科学的”,这个论断未必有错。但须厘清的是,标准本身的科学性,与对标准的执行,是两回事。标准是刚性的,只要制订出来就有执行的必要,如有违反,就要受到一定的处罚和公众的质疑,不能因为标准的科学性高低而免责。更何况,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食品安全的标准包括现实生活中的一切标准,从绝对意义上说都是有局限的,难道我们因此就可以无视任何标准吗?这是典型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至于说到三聚氰胺的问题,李教授的观点更是让人无语。其一,三聚氰胺的有毒有害性早已被科学和事实所证明。至于成人食用会不会造成人体伤害,现实当然还缺乏实例,但暂时无危害不等于永远无危害,更不等于能食用,正如网友所质疑的,“李教授,没事你会喝几杯吗?”其二,人类几百万年都没有灭绝,的确证明人类有强大的排毒、解毒能力,但这主要得益于科学的进步和医学水平的发达,而非人类抵抗有毒有害物质能力的提升。科学的进步和人体的承受能力都是有限的,而有毒有害食品却是没有极限的,任何时候都不能拿人体当作考量食品安全的底线。否则,我们的整个食品安全体系还有存在的意义吗?生活在21世纪与茹毛饮血的原始时代又有什么区别呢?
    不得不说,真正强大的是某些专家学者的内心。以一个北大教授的认知能力,不可能意识不到他的这番“高论”是何等的荒唐,而置于食品安全危机频发的当下,他也不可能意识不到,他的这番诡辩会遭到舆论和公众的极大反感和强烈抨击。然而在利益面前,他还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堂而皇之扯下了最后一条底裤,知识分子的尊严,甚至是作为人的基本良知,都通通抛诸脑后。这不禁让人费解:究竟是企业的公关能力太过强大,还是专家的身价在急剧贬值,导致一些人这么急不可耐地变卖那点可怜的良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