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仰峰
11月16日,贵州毕节5名男童被发现死于一处垃圾箱内。目前,5名男童身份已确认。毕节官方日前决定,对七星关区副区长唐兴全、高守军停职检查,另有多名涉事官员被免职。据死者父亲介绍,5个孩子中有4个辍学,尽管老师屡次动员,但他们都以“成绩不好,不想读书”为由拒绝上学,时常相约出去玩耍,当地派出所曾多次将他们送回家。(新华网11月20日)
5名男童的非正常死亡令人震惊。面对强大的舆论压力,毕节官方启动问责程序,处理了一批官员。有网友替这几名官员叫屈:他们怎么可能知道有5名孩子躲在垃圾箱内生火取暖?从执政伦理角度看,一地政府有义务为辖区内的未成年人提供兜底的服务与保障,使他们免于寒冷与饥饿,现如今出了这么大的一起事件,相关官员无论怎样都难脱不作为的嫌疑,受政纪处分,于法于理都是题中应有之义。所以,这些官员没什么好委屈的,行使了权力,就得承担相应的责任。
然而,在问责相关官员的同时,我们不能忘了这起事件中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责任方——孩子父母。法律规定,父母是孩子的法定监护人,对未成年人负有抚养、管教以及使之接受义务教育等等责任。
可让人吃惊的是,我们却看不出这些孩子的父母履行了基本的法定责任。相关报道告诉我们,这些父母并未外出打工,可他们却放任孩子辍学玩耍,“直到接到派出所通知才知道出事”。他们为何对孩子夜不归宿不闻不问,为何孩子表达“不想读书”的意愿后不采取措施让他们重归校园?为何对孩子的死活如此不放在心里?这太不可思议了。有如此不负责任的父母,孩子们怎么可能不出事?
且不说未成年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对监护人所规定的法律义务,单是几千年来的传统人伦,也足以将这些父母推上道德审判台。“养不教,父之过”,而后才是“教不严,师之惰”,父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责任人,如果这道“防线”失守,之后学校、社会即使作再多的弥补,也难免挂一漏万。
家庭是孩子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庇护所”,为人父母者只有履行好了自己应尽的责任后,才能质问社会和政府部门为何不能提供完善的保障,这其实是一个无须赘言的常识。所以,五男童闷死事件首先是一起因家庭教育溃败而引发的悲剧,首当其冲应受谴责的是那些“为父不仁”的家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