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信)涨价何太急 降价何淡定
(2012-06-14 01:17:05)
5、6月国内油价两连跌,7月有望进一步下降,全国不少加油站出现超额降价,北京部分加油站油价甚至跌至“6元时代”。而与之对比的是,前期搭车跟涨的物流、日化、燃油附加费等却没有回到原点。快涨慢降,跟涨不跟跌,一些行业的价格就像搭上一列没有终点、永不停歇的快车。(6月13日
新华社)
6月5日《春城晚报》还报道了云南省曲靖市发改委组织举行了出租汽车油运价格联动机制方案听证会,来自社会各界代表参与和发表了意见。听证会上,多位代表赞成曲靖城区表外收取燃油附加费的调整方案。这场听证会的时机有些不讨好,以燃油价格破“8”为由头寻思着涨价,不料没几天,人家北京都跌至“6元时代”了。
现在油价重回去年水平,消费者同样是在抱怨“效率”问题。像燃油附加费、物流、日化这些与油价息息相关的下游企业,当油价上升、成本增加时,就跟风涨价了,而现在油价接连下跌,原先涨价的借口没有了,价格却又下不来了。不知道这样的“淡定”会持续多久。
油价的下游行业“跟涨”不“跟跌”,或是反应滞后,“跟跌”不及时,有违市场规律。关系到重大民生的价格上涨,开个会讨论一下,征询民意,或是行政干预一下都有必要,至少把涨价时间表推后了,有利于绝大多数消费者。同理,降价这样众望所归的事情,就没必要磨磨蹭蹭的,尽快让老百姓从油价下调中切实获得实惠。
《海峡都市报》在6月1日就准确预测6月9日迎来油价在年内的第二次下调,以及《北京青年报》成了“预言帝”,预言油价下降和央行降息都成了现实。这说明央行和油价的动向都有迹可循,这些事关全国的信息能够被掌握,但当油价下跌,一份地方报却无法预知当地的出租车燃油附加费会不会少,少多少,更不知道身边火锅店所用的液化气会不会降价,好让锅底再便宜一点。
下游行业成本随油价下降明显受益,保持价格高位能尝到更多甜头,很难自觉降价。在我们的衣食住行中,就拿农贸市场的蔬菜来说,油价是蔬菜运输成本中的重要一项。根据估算,油价每上涨4%,蔬菜从菜园子到菜篮子的成本就要增加3%。涨价时算成本斤斤计较,当降价了,蔬菜批发商却有另一套说辞,称分摊到每斤蔬菜成本中所节省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计了。
油价上涨时迅速跟涨,降价后却反应迟缓,在市场规律调节下,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如何让下游行业更灵活地体现油价变化,无论涨跌均应及时调整价格,避免百姓利益受损,考验监管部门的智慧。普嘉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