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家之言)农民不必因“啥税也不交”而惭愧

(2012-06-09 00:16:24)
标签:

杂谈

张贵峰

      6月7日,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全省扶贫工作会上表示,在去贫困山区调研时,村民对他感叹称“过去俺农民种粮交税,现在啥税也不交了,国家还给补贴,一点贡献也没有,心里很惭愧。”卢展工赞叹,“这就是我们的农民群众,境界高啊。”(大河网 6月6日)
    身为贫困农民,仅仅因为现在“种粮不交税、国家还给补贴”,便感到“很惭愧”,从朴素道德立场上看,这种“时刻为国家着想”的态度确乎是“境界高”,值得由衷赞叹和致敬。但同时,我们无疑又必须强调指出,所谓“现在啥税也不交,一点贡献没有”的说法,其实是并不准确、符合事实的。2006年农业税被全面取消,农民种粮确实已无须直接交税。但是,农民不再交农业税,显然并不等于“啥税也不交”,更不等于“一点贡献没有”。
    众所周知,我们日常消费的几乎一切商品都是含税的,且含税比率相当高。即便是粮食、馒头这类农产品也不例外。此前曾引起舆论热议的所谓“馒头税”,便是这方面的典型。在目前税制背景下,也须进行日常消费的农民,显然不可能“啥税也不交”。因此,上述农民的“很惭愧”,恐怕不止是源自“境界高”,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对我国税制不了解使然。
    更不用说,即使农民当真“啥税也不交”,也绝不能说他们“一点贡献也没有”。数亿中国农民依然坚守农业、辛勤劳作耕耘,一方面不仅确保了整个社会市场不可或缺的基本农产品供应;另一方面同时也维护了农业这一国家战略性基础产业的稳定。此外,眼下活跃于中国城市的数以亿计外出农民工、“廉价劳动力”,同样也是中国农民对于国家和社会的伟大贡献。
    诚然,与以往相比,今天“种粮不交税、还给补贴”的中国农民,确实轻松幸福了不少,但他们显然又没有必要也不应该为此感到“惭愧”。一方面,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工补农”、“反哺农村”乃是一个必然的社会趋势,是农民理当享受的待遇。另一方面,时下国家对三农的补贴,在很大程度上,其实也是对以往过度索取的一种必要补偿、还债。学者研究显示,建国以来,国家通过价格剪刀差从农村拿走的资金高度8000亿。所以,现在农民享受国家补贴,完全应该“受之无愧”。更重要的是,目前我国农民享受国家补贴的水平、程度实际仍较低。以2011年为例,中国政府农业投入约4589亿元,5亿多农民人均仅812元,占其纯收入的10%左右。统计显示,按年收入2300元的最新扶贫标准,我国农民贫困人口接近1.3亿,占农村总人口的13.4%。(《羊城晚报》2月25日)
    就此而言,面对“没交税没贡献”说,真正应感到“很惭愧”的其实不是淳朴憨厚、依然贫困的农民,而是我们力度仍不够大、仍不足以大面积消除农民贫困的国家补贴现状、反哺三农水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