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辉文
贪官入狱,是一个尴尬的场景,曾经“高高在上”的他们如何适应牢狱生活?最近,有记者走进了关押湖南省郴州市原市委书记李大伦、原市委组织部长刘清江、原市委宣传部长樊甲生、省体育局原局长傅国良、永州市原市委副书记周永亮等人的湖南省长沙监狱,一探究竟。(6月8日《法制日报》)
贪官的改造之难,最是难在角色改造方面。比如这些曾经为官的人习惯了搞特殊化,常常打报告要营养餐;比如到监狱后,“领导”还在习惯指使曾经的“下属”干这干那等。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谁都知道,是因为某些当久又使唤惯了别人的官,即便入狱后,角色一时转换不过来的缘故。好在这毕竟是有人管着盯着的监狱,毕竟职务犯们一般说来素质文化水平之类的较高,所以一旦他们认同、接受监狱的政策,执行起来比其他服刑人员要好,曾经级别越高的执行越好。据说因为在他们看来,违反后被公示是件丢脸的事。这至少说明,贪官也是可以改造的。
不过,说到角色错位,不免要想到,其实贪官们一开始就是大大地角色错位了。入狱后,是十分眷恋领导角色;而在落马入狱前,说这些贪官是客串了罪犯的角色,恐怕毫不为过。
贪官们明里是领导,暗地却干着以权谋私、谋钱、谋权、谋色之类的勾当,不仅对社会风气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而且对一些耽误不起的事业造成了重大损失;不仅未能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对党和人民负责,而且还在贪腐的花样方面,还一次又一次地挑战着社会公德和社会公众承受能力的底线,刷新着腐败的记录。这岂不是明为堂堂的公职人员,实为非奸即盗之蠹贼么?
如今看来,在监狱里的角色错位也算幸无大碍,即便仍有一点惯性,也不过是“止增笑耳”的笑调而已。在监狱角色错位之所以错不远、错不久,乃是因为手中已无权,而且身边又有警察时刻管着。而一些贪官在位时角色错位之所以铸成大错,恰恰是因为手中有权,而又失之于监管之缘故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