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赵普等多位媒体人士发微博称,根据调查记者的爆料,老酸奶(固体形态)和果冻不能吃,尤其是孩子,具体细节很恐怖,不便透露。一时间,关于老酸奶和果冻不能吃的话题引起人们的热议。
近年来,各大乳企纷纷“啃老”推出老酸奶,虽然价格比普通酸奶高,但口感细腻爽滑,感觉很怀旧,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老酸奶的怀旧,让人联想起小时候在街边牛奶店常见的玻璃瓶装的凝固型酸奶,很多奶产品的销售人员也常以老酸奶更加天然、营养成分更高作为卖点。近日曝出的老酸奶不能吃的消息让人心惊胆颤,央视名嘴赵普“具体细节很恐怖、不便透露”的卖关子,更吊足了人们的胃口。
不过,仔细回想一下,如今的老酸奶的确与小时候吃到的不同了,多年前吃到的老酸奶凝固却并不黏稠,并没有果冻般的口感,而且保质期也很短。因此,如今的老酸奶不过是倚“老”打怀旧牌,结合了新工艺、新技术,旧瓶装新酒罢了。现代食品工艺多在食品添加剂上下功夫,爆料者把老酸奶和果冻相提并论,从包装上所写成分来看,两者的共同点就是添加了明胶、琼脂等食品添加剂。明胶、果胶等物质本身并没有营养功能,将它使用在酸奶里,无非为了改善酸奶的组织状态,使酸奶更黏稠、口感更好。
今非昔比不重要,关键问题是,要让消费者清楚,添加的明胶、果胶等改变酸奶粘稠度的添加物对人体健康有没有害?不比液态酸奶更营养就算了,顾客爱吃老酸奶就图个口感,不说有益健康,至少不能损害健康吧?现在我们不清楚赵普不便透露的恐怖细节是什么,不过有网友指出,工业明胶就是用垃圾里面回收的破烂皮革之类做出来的,你穿的旧皮鞋就有可能用来制成老酸奶,听起来的确挺恶心的。
当然,我们也不必对明胶之类的添加物过于恐慌。我注意到近日卫生部在其官方网站发函,拟撤销38种食品添加剂,其中包括葫芦巴胶、黄蜀葵胶等增稠剂,但并没有把明胶、果胶等老酸奶和果冻常用的添加剂列入其中。据此推断,明胶、果胶等添加剂按国家标准是可以添加于乳制品中,按量添加,人们食用是没有问题的。
术业有专攻,赵普是央视名嘴,却不是食品卫生的专家,像我这样关注老酸奶、果冻的消费者,更不知道平时爱吃的东西到底有没有问题。我认为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实事求是,还原老酸奶的本来面目。既不要鼓吹老酸奶的营养功效,也不要把明胶、果胶等添加剂妖魔化。这时候,名人、网友乃至王婆卖瓜的厂商说的都不算数,需要政府卫生和质检部门给个明确权威的说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