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士兵
备受热议的养老金入市问题尘埃落定。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日前发布消息称,经国务院批准,社保基金理事会受广东省政府委托,投资运营广东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结存资金1000亿元。此举在全国尚属首次。(3月21日《春城晚报》)
事已到此,再去过多纠缠于“养老金该不该入市”这个争议,意义已经不大。看待养老金问题的根本视角应该是,养老金既不是银行的钱,也不是政府的钱,更不是哪个被委托的运营方的钱,它就是老百姓自己的钱,而且还是保命钱。现在,广东千亿养老金如期入市了,接下来,就要给老百姓吃一颗定心丸,来笃信这些钱的管理和投资,都能处于安全状态。
顺着这个思路来看此次广东养老金入市的相关操作,广东省把养老金交给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来投资运营,作为一项改革,要想让老百姓有良好的预期,就必须使这种运作方式及时传递出应有的公信力。政府代管老百姓养老金,已经不再是简单直接的“守门员”了,而是扮演了一个“二传”的角色,把这笔大钱转到全国社保基金那里了。这就意味着,公众监督的目光被拉得更长了,到了离老百姓更远的运营方那里。这个地带要不出现监督的空白与断裂,才是制度解决的问题关键。
尽管说,现在社保基金理事会称,会坚持更为审慎的方针,新增资金将更多配置到固定收益类产品中,确保实现基金保值增值。但对很多老百姓来说,社保基金会是离自己很远的组织,其运作状况更是复杂得不容易看清楚。那么,就应该有专门的专业的机构,作为一个中间枢纽,来充当老百姓、政府以及社会保基金的联系纽带,及时传递养老金入市后的具体状态。否则的话,老百姓对自己的钱缺乏及时知情权,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危险信号。
没有人会希望养老金有问题,也没有怀疑政府让养老金入市的行政善意,甚至人们也愿意对全国社保基金这样的组织经营能力充满期待。不过,再大善意,也要提防会不会遭到罪恶黑手的掠夺。在养老金的问题上,最保险的做法,就是能有及时通途,让老百姓在一觉睡醒的时候,知道自己的保命钱处于合理正当的运营状态中,来确信自己将来不会老无所依。
所以,现在面对养老金已经入市,我们不要再掉进“权力正义”这种假设前提的陷阱中,不要再简单地从相关经营理念与技术层面,来推论出将来会做出一个怎样巨大的蛋糕。市场不相信眼泪,正义不能靠假设。现在,伴随着养老金的入市,相关配套制度保障是必须要跟上来的,这种保障,一方面指向养老金入市本身的监督,来保证这件以钱生钱的好事能真的做好;另外一方面,政府也要弥补中国养老本身制度缺陷,不让从体制内养老到社会化养老之间,存在太多的断裂地带。这样,才能彻底解决人们对养老金问题的隐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