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李记
今年,南大、东大、南师等省内九所高校将陆续迎来110华诞。官居显位、身份显赫的校友,自然成了各家邀请的重头戏。不过,2日微博上一条消息却引起一时轰动:南大今年校庆接待校友只问长幼不论官位!对于这一打破世俗做法的观念,不少人拍手称好,但也有人怀疑这种做法难以施行。(2月3日中国江苏网)
看到新闻的最后,相信很多人都会会心一笑:南大110周年校庆办主任龚跃接受采访时说,这是“南大提出的是一个大的原则,而不是具体的细节。可能某些细节方面,无法避免官员排序的相对考量,但在整体精神上,南大希望对每个人持有平等的态度,让大家感受到母校的关注和热情,而尽量淡化官本位色彩”。
怎么说呢?在当前的社会规则面前,正式的会议就不用说了——不管是社会活动还是高校校庆,“官位决定座位”,早就是颠簸不破的“真理”。组织者不给领导“面子”,领导就会“还以颜色”——当场拉下脸、甩袖子者有之,事后耿耿于怀甚至是“以牙还牙”者更有之。对于这些,接受采访时南京大学和另外一所高校的领导,都表示“深知其中利害”,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南大在110周年校庆时搞出这么一个噱头,很可能会造成“双重伤害”。其一是一些身居要位的领导不高兴——回母校参加校庆,图的就是个“衣锦还校”的光鲜,母校接待怠慢了,他们自然会不高兴。其二是其他校友不高兴——说好了“接待嘉宾序长不序爵,只按年龄排前后”,但操作时还是避免不了,这势必会让其他校友心里疙疙瘩瘩。
两边都不讨好,仅仅在舆论上讨了个彩头,南大此举,多少是有点给自己过不去。当然,作为“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南大有实力也有底气,让一些校友即便是不高兴,也得在校庆上给出笑脸。但说到底,不管是改变“官位决定座位”的规则,还是让高校“去衙门化”,一个校庆所能呈现的东西,毕竟还是太有限。在肯定南大此举的同时,我们还期待着相关方面更多的实际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