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事快评)柯达濒临破产对中国制造的警示

(2012-01-20 00:39:05)
标签:

杂谈

普嘉

 

    网易财经1月19日消息,柯达宣布,柯达及其美国子公司已经提交了破产保护申请。柯达表示,此举在于加强其在美国和海外的流动性,将非战略知识产权货币化,并使公司专注于最有价值的业务,公司将继续支付员工薪水和福利以及开展面向消费者的服务项目。
    当然,柯达申请破产保护,并不意味着“黄色巨人”命运的终结。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柯达胶卷的好时光一去不复返了。柯达曾经是一个行业的代名词,绝对的龙头霸主,曾雄踞世界十大著名商标排行榜前列,成为全世界家喻户晓的品牌。短短几年间,却因为在创新的浪潮中没有“赶上趟”,面临着可能被无情淘汰的厄运。
    五六年前,漫步城市头,很容易能找到形象鲜明的“柯达快速彩色”冲印店,据2004年的统计数字,仅在中国内地,“柯达快速彩色”就有7800多家,遍布700多个城市。我大学毕业时,有同学签了柯达公司,我们还羡慕他进了知名外企,找了份好工作……百年老店柯达的轰然倒地,令人扼腕叹息。不过回想起来,这也并不突然,我的数码相机都换了好几个了,自从有了数码相机,就再也没用过胶卷了。
    柯达公司自创始至今,能够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保持顽强生命力,其秘密在于不断创新,而它今天沦落破产边缘,也是在创新上出了问题。1881年,一个名叫乔治·伊斯曼的普通美国人创立了柯达公司,他就是个敢于创新、不断创新的人。他坚持不懈地从事新型胶片的研制,通过反复实验,发明了能使拍照变得更为简便的干版胶片,让摄影师们从此告别了笨重的设备。1942年,柯达彩色胶卷来到人间。1973年,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傻瓜相机”的便捷型照相机诞生。据说为了保持创新的活力,柯达不惜巨资开发新产品,每年在科研上的投入都超过6亿美元,平均每3年就会有一项新发明出现。都说柯达是被数码相机打败的,但是恰恰是柯达于1975年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
    但令人遗憾的是,柯达在数码时代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有人评说,虽然柯达率先发明数码相机,但柯达的成功是在传统胶卷业务上的成功,旧的部门对决策影响很大,企业资源也会优先配置到传统业务部门,从而导致其转型迟缓。
    像柯达这样一家拥有几千项发明专利并不断开发新产品的公司,都被评价为“创新能力不足”,这叫中国一些以山寨起家的企业情何以堪?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减弱,一味依赖模仿、山寨的企业,长远来看将难以为继。中国制造还想继续获得成功,必须更多依靠科技创新。我觉得,中国有些企业山寨上了瘾,不需要太多研发上的投入就能赚钱,这种急功近利的短视很危险。转型需要抛弃陈旧的东西,创新也必须加大投入,中国的企业能否从百年柯达的沦落中吸取教训呢?这的确是个严峻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