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事快评)真要论国情,中国校车标准赶美不过分

(2012-01-13 00:13:11)
标签:

杂谈

普嘉

     近日,工信部对《校车安全技术条件》等四项国家标准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在此过程中,部分企业质疑,新国标在车体结构等方面过多照搬美国校车标准,不符合国情。11日,校车安全新国标正式进入审查阶段,国家标准委表示,新制定的校车安全标准不存在照搬美国标准。(1月12日《新京报》)
    “不符合国情”往往成为不执行某项标准的挡箭牌,或是企图降低某项标准的借口。如中国乳业标准之争一度引发国人的广泛关注,2010年前,我国牛奶的标准是蛋白质每百克2.95克,每毫升细菌总数50万个;2010年后,蛋白质每百克2.80克,每毫升细菌总数上升到200万个。从此数据上看,质量标准宽松了,公众质疑,中国乳业标准倒退,不利于工作的健康和行业发展。而内蒙古乳业协会常务理事金海则认为,单方面强调提高标准是不切实际的,必须考虑到我国的国情,如果硬要提高牛奶的标准,那么七成养殖户都要破产,或者达不到标准的企业将会通过添加剂来造假。
    从乳品标准之争的故事来看,因国情而降低标准的逻辑完全可以套用在校车上。生产校车企业可以抱怨:如果校车标准过高,达不到标准的企业将面临着生死抉择,但他们不甘心离开市场,只能以次充好,或者把钱投入公关,更不利于行业发展。标准过高保证供应也成了问题,需求不能满足,那么价格将大幅上升,增加民众负担。
    诚然,执行更高的标准是会对一些规模不大、技术不高的小企业造成冲击,但提高行业门槛引发的行业洗牌未必是坏事,将会净化市场,对校车生产企业起到规范作用。若说到国情,为何以中国国情就一定是更低的标准呢?在我看来,若真要考虑中国国情,校车标准“超英赶美”一点也不过分,甚至中国还应执行比外国更严苛的标准。因为我们的国情,一是人口众多,一辆校车上可能比外国校车坐更多的孩子,出事故伤亡情况不堪设想;二是道路交通状况不佳,山路弯路多,城市车多拥挤,客观上更容易导致交通事故;三是自然灾害频发,校车标准还必须考虑气候等因素,外国校车遇不到洪水、泥石流等情况都要考虑进去;四是部分司机素质不高,各种事例表明,中国司机遵守交通秩序的意识也许根本比不过外国司机……随便列举几条中国国情,我们的校车更应该固若金汤,才能抵御所谓“国情”带给校车的不安全隐患。
    在制定新校车安全标准的博弈中,校车企业当然希望不付出任何代价就能以现有水平技术坐享其成,但企业实际情况不等于国情。真要论国情,中国校车可能还要执行比美国更严苛的标准,一方面要考虑企业的诉求,企业增加成本,民众更消费不起的问题,政府部门必须给予财政补贴;另一方面,安全标准绝不能被企业利益所绑架,决策者左右为难时,就想想那一个个殒命上学路的孩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