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木
曹操高陵的发现,不仅火了三国文化,还捧红了一个犯罪嫌疑人——闫沛东。此人东窗事发后,河南安阳警方曾联合河北邢台警方,悬赏2万元捉拿此人。悬赏一出,引来争议:即使是犯罪嫌疑人,也有质疑曹操高陵真假的权利,安阳此举有公报私仇之嫌。对此,安阳县县委书记徐慧前表示,全国公安是一家,对犯罪嫌疑人都有义务协查缉拿,何况闫沛东对安阳高陵,特别是对发掘高陵的当事人,用伪造的证据进行诬蔑,“我认为安阳警方悬赏捉拿此人很正常,不存在报私仇、泄私愤。”(《大河报》1月10日)
安阳警方悬赏捉拿闫沛东真的没有公报私仇之嫌吗?我看未必。
徐慧前说,全国公安是一家,对犯罪嫌疑人都有义务协查缉拿。这话当然不错。但是,有义务协查缉拿难道就必须追加悬赏金额吗?全国那么多在逃的犯罪嫌疑人,安阳警方为何单单只对闫沛东悬赏缉拿?而且2万元的悬赏额远远超过了邢台警方500元的悬赏额,反客为主之意未免太强烈了。
当然,徐慧前并不讳言安阳对闫沛东的厌恶,他认为闫沛东编造谎言污蔑了安阳高陵和发掘高陵的当事人,言外之意是说,安阳警方悬赏捉拿闫沛东属分内事。可是,我国刑法中并没有污蔑罪名,如果污蔑程度比较严重,可能会构成诽谤罪。诽谤罪的伤害主体是人而不是物,闫沛东如果真的在质疑高陵曹操墓过程中犯有诽谤罪,所诽谤的也只能是发掘高陵的当事人,而且也该由当事人报案并由警方立案后才去追捕犯罪嫌疑人。诽谤罪有“民不举,官不究”的特点,现在安阳警方连立案都不曾,甚至连原告都没有明确,就忙不迭地联合邢台警方悬赏捉拿闫沛东,这与那些一度令人谈之色变的“跨省追捕”有什么两样?
徐慧前认为,闫沛东漏洞百出的谎言,竟然有那么多的媒体和观众相信,这才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其实,回到当初质疑曹操墓的背景下,我们发现,闫沛东的“谎言”并非漏洞百出,而恰与一些考古专家的质疑相吻合。更主要的是,安阳方面在曹操墓的认定和旅游开发上也显得过于急不可待了,这在客观上加深了人们对曹操墓的质疑。
诚如网友所指出的,闫沛东是犯罪嫌疑人,但这并不妨碍他质疑曹操墓的真假。他网上逃犯的身份被披露后,有一个问题不容回避:闫沛东质疑甚至伪造证据污蔑曹操墓究竟意欲何为?他为何要甘冒身败名裂的危险主动卷入曹操墓的是是非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