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三只眼)小康社会不是“研究”出来的

(2011-12-24 00:25:53)
标签:

杂谈

晏扬
   
    国家统计局网站近日公布的《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统计监测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小康社会实现程度(小康率)已经达到80.1%,6六大指标中生活质量这一大项的实现程度为86.4%,提升幅度最大,其中两个小项的情况是:2010年居民人均收入10046元,实现程度为67%;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27平方米,实现程度为100%,达到预定目标。(12月22日《第一财经日报》)
    中国在奔向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付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取得的成就是不是像研究报告中说的那样大,各项指标有没有那样高,仍不免让人心存疑问。实际上,不仅成千上万条网友留言表达了各种各样的疑问,就连一些专家学者也持不同看法。
    小康不小康,说一千道一万,最重要的衡量指标还是民众的收入水平。在这方面,报告给出的数据并不乐观,实现程度仅为67%。即使这个并不乐观的数据,还是平均的结果,而众所周知,我国民众贫富差距悬殊,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丛亚平、李长久在一篇文章中援引世界银行的报告称,美国是5%的人口掌握了60%的财富,中国则是1%的家庭掌握了全国41.4%的财富。显然,从人均收入角度看,实现程度为67%,并不意味着全国67%的人口的收入达到了小康水平,即收入达到小康水平的人口比例要远低于67%,这与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到80.1%形成了强烈反差。民众的收入水平没上去,全社会的小康率却达到八成,这样的小康率让人无法信服。
    住房同样是衡量小康不小康的重要指标,2010年中国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27平方米,实现程度为100%,数据很美观,可是,一方面,这个数据是不是把农村人口的住房面积也“平均”进来了?另一方面,城里人的住房纵然人均面积达到了27平方米,殊不知其中有多少平方米还欠着房贷呢!这几年的“购房热”让很多人买了新房子,平均数据一下子提高了很多,但很多家庭还清房贷还得十几年甚至数十年,到那时房子才真正是自己的。换言之,到那个时候,人均住房面积的小康实现程度才达到100%,还早着呢!
    再看文化教育的实现程度仅为68%,成为最大短板,这是最让人忧心的。实现小康社会,文化教育是基础,是前提,是保证,最不应该成为短板,否则,实现小康社会的源头活水从何而来?
    小康社会是努力奋斗出来的,而不是“研究”出来的,更不是数据堆砌出来的。实现小康社会是我们的目标和追求,人们急切地想实现小康,但这种“急切”应该体现在真抓实干上,而不能体现在数据编制上。“成绩不说跑不了,问题不说不得了”,把问题和困难想得多一些,求真务实,戒骄戒躁,小康社会自然会如约而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