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日关注)面目可疑的“未成年人网脉工程”

(2011-08-30 23:55:46)
标签:

杂谈

首席评论员  姚文晖

    昨日《春城晚报》报道,昆明市红旗小学、大观小学等学校开办“网脉工程班”,号召学生家长给孩子报名,得一次性交清12年费用2660元。据说这是个公益项目,全称是“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可以帮助未成年人健康上网,并通过网络教育资源共享来提高学习成绩。
    有些家长心存疑虑,觉得这是企业把一个商品通过学校卖给家长,还打着公益的旗号。想不报名吧,又怕孩子被分到普通班,不能接受同等质量的教育,输在起跑线上。
    有媒体报道说,这个“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是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等九大部委共同发起的。学校方面也声称,该项目是教育部在全国推广的,值得信任。
    我上网查了一下,上述说法似是而非。“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有一个官网,其“组织机构”一栏显示,该项目的指导单位有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文化部、教育部等十家机构,清一色的中央部委,看上去排场不小。但这些只是“指导单位”,具体承办这个项目的,是北京的几家网络技术公司。因此据我看,说这个“网脉工程”由九大部委共同发起,有点拉大旗做虎皮的意思。而所谓“网脉工程”,说穿了就是企业卖软件,因为卖得多,恨不能普天下的未成年人人手一份,所以就成了一个听上去名头挺吓人的“工程”。
    但又不能说这是个纯粹的企业行为,因为从“网脉工程”的推广过程看,政府部门给予了相当有力度的支持。该项目自2006年启动至今,已有席卷全国之势。
    在“网脉工程”波及的其他城市,家长们也普遍表达了与昆明人同样的困惑。虽是自愿报名,可基于“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天下父母心,“网脉工程班”就有了在义务教育阶段变相强制收费的嫌疑,此其一。
    其二是,这个号称公益项目的收费是否合理?2660元的“全国统一推广价”是谁制定的?经过了物价部门的批准吗?而且一收就是12年,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这不是强买强卖吗?有些家长甚至直斥该项目“骗钱”,江西九江就有一位家长指出,“网脉工程”软件在网上就可以买得到,使用一年180元,终身使用599元,比学校规定的价格便宜得多,有了该款软件,不必参加“网脉工程班”,一样可以实现“网脉工程”鼓吹的健康上网、与老师同学在线交流、网络教育资源共享等。
    其三,“未成年人网脉工程”强行进入校园,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其利几何?其弊多少?是否就一定利大于弊?所谓“网脉工程班”,包括在校和校外两个部分,在校这一部分,无非是课堂上引进多媒体教学设备,按照学校的说法,这种班和普通班的师资以及教学内容都是差不多的,不会造成对普通班学生的不公平——此言大有可疑,“网脉工程班”的授课老师,其讲课视频是要通过网络实现全国共享的,学校自然要拿出看家的本钱;此外,就算不心疼那2660元钱,让孩子进了“网脉工程班”,孩子晚上回到家里还要在“网脉”的指导下复习功课、做作业,这不是额外增加孩子学业负担吗?
    “未成年人网脉工程”可能是个好东西,但既然要交钱才能享受它提供的服务,就不能在义务教育阶段以学校的名义强制推广。义务教育理应尽可能提供无差别的教育服务,搞“一校两制”肯定是不妥当的。而且种种迹象表明,这个“未成年人网脉工程”面目可疑,它究竟是企业行为还是政府行为?如果是企业行为,为什么要借助政府之手推动?“网脉”到底是为了孩子好,还是为了企业多赚钱?诸多疑问,还有待“网脉”的“指导单位”以及热心推广该项目的学校,尽快给予家长和社会一个“门儿清”的答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