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末话题:炫穷

(2011-07-17 00:38:38)
标签:

杂谈

周末话题:炫穷
   
    7月5日,网友“嘴子真名张聪明”在豆瓣发起为期一个月的“我们是来炫穷的”线上活动。截至昨日,共有近2000名网友参加了这一活动。有的人在活动论坛发帖哭穷,有的人则上传图片显示自己的窘境。不难看出,这些网友们的炫穷经历,有些是自己的亲身体验,有些却是来自于网络中的搞笑图片。(7月13日《华商报》)
 
   
    炫穷表达的是对炫富的鄙视


      杨国栋

  
    就像在网上炫富的不一定是真的富人一样,炫穷的网友多半也不是真穷,很多人只是借炫穷在恶搞。真正的穷人忙于谋生糊口,哪有时间和精力上网聊天,更别说是发帖哭穷了。与炫富相比,炫穷更不靠谱。除了自制“苹果”笔记本电脑、“回力”拖鞋、“金星”一体电脑、情侣对表等搞笑图片,其实很多网友的炫穷经历只能说明他们的节俭,而节俭并非只是穷人的美德,很多富人同样有这好习惯。
    但这么多并不真穷的网友热衷于炫穷,无疑传递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社会公众对炫富行为深恶痛绝,因此才会有人以炫穷来反讽。炫穷并非仇富,只是表明对炫富者的不齿。勤劳致富的人永远会得到人们的尊敬,而那些为富不仁、奢侈浪费的富人,只会得到公众的白眼与鄙视。
    与让人郁闷与愤怒的炫富相比,炫穷不仅更易为人接受,有逗乐的作用,还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有钱未必就能买到快乐,而乐观看待生活的人,生活也必将回报其以快乐。穷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很多富豪同样是从穷人一路走过来的。如果把对富人的羡慕与嫉妒化为自己积极工作和创业的动力,乐观看待生活、乐观看待贫富,而不是一味仇富和抱怨社会的不公、命运的不济,不仅你会生活得更快乐,真正发家致富的那一天也许并不会太遥远。
   
 
   
   
    炫穷是以毒攻毒
   
     云霞
   
    炫穷并不是新时尚,“文革”当中就流行过。那时的人们信奉“越穷越革命”,炫穷炫得是革命精神。衣服破了个口,本能可以打个小补丁的,却非要打个夸张的大补丁,似乎身上的补丁大而多,便意味着比别人更艰苦朴素。在电影《青春祭》中,女主人公买了新衣服却不敢穿,使劲将新衣服洗旧才穿。炫穷是种病态,这是青年时代留给我的印象。
    然而,在时下,炫富又成为一种病态。正如日本作家渡边淳一所说:“幸福与不幸福的判断来自于和别人的比较。”在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消费时代,彻底不和别人比较很难做到,于是“郭美美”们拼命炫富,以证明自己成功。当一种价值观念走到极端,必然出现另一种观念与之抗衡,于是,并不新的炫穷风重新刮起,成为治炫富病的猛药,也许可以起到以毒攻毒的作用。
    把炫穷当药吃而不是当饭吃,就不必担心炫穷释放出什么危险的信号。网友“夏颜兔兔兔”说,自己吃不起快餐,只能去吃别人吃剩的鸡骨头。网友“前挺后撅王秋裤”说,自己全身上下的衣服加起来不花钱,因为全是捡姐姐的。网友“桑劳斯”晒出自己的“豪车”——家传28自行车,链条上还挂把门锁。实际上,“炫穷族”们大多只在网上耍贫嘴,真正用行动炫穷的并不多。
    不过,即使是嘴上炫穷,也能对炫富风产生免疫作用,在调侃中传递一种低成本生活理想。哲学家汉娜·阿伦特说:“富足与无休无止的消费乃是穷人的理想:它们是苦难荒漠中的海市蜃楼。”相信新时代的炫穷不是病态而是浪漫,炫穷的目的不过是使穷人的理想不再单一化。
   


  


  炫穷,就不会感到自卑
   
    蔡毅
   
    长期以来,人们对穷讳莫如深,害怕有人说自己穷,怕被别人笑话,产生这种心理是有一定的社会原因的,例如,人们普遍有一种嫌贫爱富心理,于是穷人也就有了自卑感等不健康心理。其实,穷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俗话说,人穷志不缺。不偷不抢人家穷的实在,世上有富人也有穷人,穷有什么可怕呢?如今,有人在网上炫富,于是有人反其道而行之——在网上炫穷,在我看来,炫穷对于普罗大众来说,首先看到了社会的另一面,即社会除了富人之外,还有穷人,并且占了大多数。按照“二八定律”理论,社会80%的财富由20%的人拥有,20%的财富由80%人占用,80%的人是穷人。
    其实,在任何社会都必然由于阶级、地位、权力、金钱等各种原因而产生的社会分层,按照占有财富的多寡,可分为富人和穷人。社会分层对人们有激励作用,因为社会资源的流动遵循着价值规律向有能力使资源得到最大利用的地方积累。知道了这些,作为穷人的你我,也就不会感到自卑了,自嘲一下自己:看看网上,比咱穷的大有其人,都当富人谁来当穷人?有一种舍和弃谁的风度,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现实,不媚富,也不媚权,平实地生活。

 

 

   炫穷和炫富同样无聊

     程绍德

    把财富当成炫耀的资本,本身就是一种无聊,缘于一些人精神的空虚。真正的富有之人,即便不炫耀,谁也不会把他们当成穷人看待,因此虽说个别富人也有穷人乍富的表现,但多数富人或者说是真正的富人,都表现得很低调。反而是那些一心向往着财富,手里却没有掌握太多财富的人更喜欢炫富,装有钱人。也正因为如此,网友“嘴子真名张聪明”在豆瓣发起为期一个月的“我们是来炫穷的”线上活动,才引来众多网友的呼应。
    和炫富一样,虽然不排除有些炫穷者确实不富裕,但当中很多炫穷者明显有“耍大刀”之嫌。自制苹果电脑、回力拖鞋之类戏谑式的炫穷,就是对炫富现象的一种无声的反击。不过在我看来,这种反击或多或少也有些“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意味。炫富者无知浅薄,如何炫耀那是他们自己的事,别人不予理会,自然会自讨没趣,你又何必去较这个真儿?
    贫穷和富有,是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现象,有富人必然会有穷人,但穷富没有具体的界限,更代表不了人生的成功与失败。因此,炫富也好,炫穷也罢,说来说去都是源于对金钱的重视乃至崇拜。炫富者以富为荣,从网络炫富当中获得心理快感,并企图用这样一种无聊的方式来获得别人的羡慕与尊重;炫穷者以穷为耻,用炫穷发泄内心的愤懑,同样是用无聊的举动来维护自己那点可怜的自尊。
    其实除了财富之外,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拿出来炫耀一番,比如,聪明才智、劳动成果、爱心、品德等等。我们何必把目光紧盯在财富上,要么就炫富,要么就炫穷,你说这有多俗,多无聊?

   
  
   
   
    炫的是财富焦虑

     涂启智

 

    贫穷是一种病,它会让人自卑。在炫富成为时尚的当下,自己真是贫穷,相信没有几个人愿意向外人表露。然而,炫穷现象的出现,再次证明世上没有绝对的真理。炫富很好理解,财富占有多寡是现今社会衡量个人成功与否的最重要标尺。那么,炫穷意欲何在呢?窃以为,网友实际上炫的是财富焦虑。
    虽然人人都渴望成功、渴望占有财富,并且已有不少人获得了成功与财富。在一些财富占有者时时炫耀卖弄富有之际,有很多人由于各种原因,孜孜以求而不得,无力炫富,遂反其道而行之。这好比面对众多国色天香的美人竞相炫美,有丑女子以炫丑为能事,“以丑为美”地鼓捣些许动静来吸引公众注意,其内心是对美的焦虑。
    这些炫穷经历,即使是自己的亲身体验,也是夸张变形的呈现,而且有些应该属于过去式。以“来自于网络中的搞笑图片”来炫穷,分明凸显的是对自身不如意处境的自嘲与无奈。炫穷现象出现绝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现实根源——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大讲特讲“民生幸福”,对于众多普通老百姓来说,面对物价一波接一波持续上涨、房价始终高企难降、学费不菲,以及工资抑或收入增长总是滞后于物价上涨的现实语境,感觉“幸福”依然那样遥远——幸福固然是一种主观感受,但又必须基于基本生存条件的满足,而普遍的财富焦虑很难滋生出幸福感。
    在一些人频频炫富时,又有另外一些人炫富而不得只能炫穷,折射出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及资源分配不公的尴尬现实。网友炫穷,其实是一份重要的民生报告,值得为政者阅读与深思。

  

 


“造假式”炫穷正面意义有限
   
   
    毕晓哲


   
    部分网民以网络炫穷的方式来表达对个别炫富者的不满,其出发点和正义色彩值得尊敬,但并不排除这样的“炫穷”行动从一开始就跌进了“造假”的误区。可以肯定的是,为了所谓的炫穷有些网友专门“制造”出来的炫穷产品根本就是“假的”,一个根本无法使用、平时自己也不可能使用的“自制‘金星’一体电脑”,炫穷者真的会用吗?一个挖空心思“剪出来”的破破烂烂的“回力”拖鞋,炫穷者真的会穿吗?所谓的“吃不起快餐,只吃别人剩下的骨头”是真的吗?这个答案不言自明。
    炫穷者的确需要一个可以“对抗”和“讥讽”炫富者的“物质载体”,但可以说明问题、可以让炫富者感到羞愧的前提就是,拿来的“工具”和“证据”必须是客观的、真实的。如果背离这一原则,批评炫富的炫穷者拿着一些现实生活中基本不存在的事物或行为,却想证明自己的“贫穷(高尚)”和“富裕者”的无良,就无疑是给地球人念“火星文”,要么就是“对牛弹琴”。反过来分析,拿着“造假”式的炫穷道具,不仅不可能达到讽刺和引人重视目的,反而适得其反。因为“道具”的非真实性,炫穷者和炫富者最多会沦为一轮轮“相互骂街”,理性公众不可能参与到“造假式”的炫穷中;真正的应该鄙视和警醒的炫富者和无良富裕群体,更不会被带有“造假”和“创意”性质的炫穷道具而深感良心谴责,也最终会沦为仅有部分“炫穷者”参与的网络狂欢。
    不排除在时下的社会中,由于过度强调物质方面的满足和经济方面发展,导致贫富差距拉大,解决贫富差距现实,以“炫穷”来对抗“炫富”,价值不大,尤其是以一个“拼接图片”、“炮制道具”、“编造贫穷经历”的方式来炫穷意义更为有限。笔者认为,一个脱离实际的“造假式”炫穷最多是给网站创造了一些点击率,炫穷者也最多是在所谓的“炫穷”方式上获得了暂时“意淫”式的“自娱自乐”式的满足,除此之外找不到更多的社会价值。


    别滋生“穷光荣”的错觉
   
    普正权

 

    贫穷和富裕本是社会发展中客观存在的现象,网友想表达对炫富潮流的不满本无可厚非。然而一旦我们把炫穷当作一种反讽手段和炫富对立起来,非但拯救不了崩溃的社会价值观,反而会加剧穷人和富人矛盾激化,甚至遮蔽了真正的“穷”,伤害到那些真正的穷人群体。
   其实仔细想想,炫富未必就真的那么可怕。大多数人一辈子辛辛苦苦,无非也是为了自己能富起来。历史早已证明,“穷光荣”不过是一件自欺欺人的皇帝新衣,只有富裕才能使国家强大和人民安康。所以从积极的方面看,合理的炫富可以激发穷人的斗志,让穷人产生致富的念头和理想,用不断的财富创造和积累来推动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相反,炫穷之风会让人滋生“穷光荣”的错觉,导致社会个体对财富的“不思进取”。
    事实上,人们之所以反对炫富,不是因为“富”是多么可耻的事情,而是因为这些炫富行为总是与权力腐败和社会公平等相关联,严重伤害着普通民众的道德情绪。现实中,炫富的也未必都是富人,因为中国人向来秉承“财不可外露”观念,生活中真正的富有之人大多很低调,很少会像郭美美那样把自己的财产拿到网上给大家围观。
    那么炫穷的网友就真的是“穷人”吗?显然不是。以目前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来看,享受不到“电脑上网”的大有人在,而比起西南农村那些还在“温饱线”上挣扎的人们,这些炫穷的网友就显得太“富”了,网友的炫穷也就无异于郭美美的炫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