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个论)“农村人不难缠”背后的悲怆与抗争

(2011-04-27 00:41:30)
标签:

杂谈

吴龙贵
    25日,药家鑫案原告民事诉讼代理人张显贴出《对药家鑫案判决的立场和意见》一文,表示放弃追要法庭判决的赔偿,并对民事部分不合理地方放弃上诉。文章中称“我们想对药家鑫父母说:我们农村人并不难缠!你们应该低下你们高昂的头!”(人民网4月26日)
    受害人家属放弃赔偿的决定虽然让人感到有些意外,但是仔细阅读博文中有理有据的阐述,以及联想到此前受害者家属曾公开表示只求药家鑫本人的赔偿,拒绝其父母代为赔偿,可见,这一决定并非如一些人所认为的是情绪化的产物,而是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
    但是人人都看得出来,与其说这是张妙家属对其合理赔偿的一种处分,不如说是他们是在以牺牲权利为代价来换取另一种权利——尊严。一审判决没有支持死亡赔偿金及张妙父母的赡养费,但张妙家属仍有上诉的权利,结果如何还是悬念。而4万5千元的赔偿则已经基本上板上钉钉。诚然,事发后许多网友都发起对张家的募捐活动,累积的金额足以保证张家老小今后衣食无忧,但放弃应得的权利来换取尊严,显然易见是不得已而为之。
    人人都该享有尊严,对于这种不言而喻的基本权利,并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事实上,尊严本无价。但是应该看到,对于像张家这个样生活在农村的底层家庭来说,尊严的代价却何其高昂却像是一件奢侈品。药家鑫在解释其杀人动机时说,“农村人最难缠”,这句充满傲慢与偏见的话虽然遭到了无数人的斥责,但是支持者似也不在少数。而在药家鑫整个审理过程中,药家人的冷漠,某些专家的表演,以及药家鑫师妹的“是我也我我也捅”的公然挑衅,呈现出某种界渭分明的差距和对立。不可否认,整个舆论都站在张家这边,但张家却称不上是精神上的胜利者。我们应该理解这样的心理,亲人已逝,尊严是他们最后的底线,为此他们可以不惜代价。可以说,“我们农村人并不难缠,你们应该低下你们高昂的头”既是一种悲情的控诉,也是一种无奈的自救。
    药家鑫案虽已基本尘埃落定,但这起个案背后所呈现的某种社会矛盾和观念上的偏见,仍在继续。我们必须反思,现实存在的城乡差别究竟有多大?根深蒂固的阶层对立对社会底层民众的伤害究竟有多深?又是什么让这个普遍家庭对一个杀人凶手的话如此耿耿于怀?在这起个案中,张家依靠法律和民意赢得了正义,但他们内心的悲苦无人可以体会,在这起事件的讨论中,社会底层获得了广泛的同情和理解,但他们的权利弱势却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在今天,我们仍然能时时感受一个城里人与一个农村人的巨大差距,无处不在的户籍壁垒,相差数相倍的事故赔偿标准,极不健全的打工者福利保障以及庞大的留守人口……这一切都说明,“农村人最难缠”其实是一种时代病。而改变这样的现状,最终要依靠整个制度层面的发力,而非个体的抗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