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街谈巷议)以三俗的姿态反三俗?

(2010-08-10 01:16:38)
标签:

杂谈

郭德纲徒弟打人事件升级至今,郭德纲在经历了遭电视台封杀,央视不点名批评,何云伟、李菁退出德云社,音像店作品下架等一连串打击之后,近日更是被曝“人品有问题”。(《扬子晚报》8月9日)
    这些“人品问题”包括,跟于谦合作根本没有10年,“郭德纲于谦合作十周年相声专场”涉嫌欺诈,尤为劲爆的是1998年以及1999年曾经两度“勾引”女观众,甚至还被曝与北京台女主持人有一腿……记者还发现,现在作为德云社与外界唯一沟通渠道的官网也被黑了。郭德纲的经历真实而生动地说明了“屋漏偏逢连夜雨”外加“墙倒众人推”的道理。
吴龙贵

 

    以上“人品问题”是否属实,我不敢妄加断言,但我非常反感这种秋后算账式的舆论风气。谁都知道,“郭德纲于谦合作十周年相声专场”不过是个由头,是真是假没有人会去计较,观众也是心照不宣,说是“欺诈”未免有些鸡蛋里挑骨头的意思。而至于“勾引”女观众的事,我想更应该拿出真凭实据,而不是通过“网友曝”的形式四处流传。问题的关键还在于,郭德纲成名也已经很多年了,照理说这么香艳的八卦新闻应该是舆论追逐的焦点,怎么这么多年就没人吱个声,一旦出了事,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一下子铺天盖地全都来了呢?
    我理解一些人的想法。随着打人事件的不断升级,郭德纲现在是上上下下批评的对象,社会评价可以说降到冰点。这个时候,任谁上来都可以踩两脚,并且很容易获得一种道德优越感,因为你根本就没有能力去辩解。这个逻辑是这样的,既然郭德纲是“三俗”的代表人物,那么只要站在郭的对立面,不就成了反“三俗”的斗士?我们习惯于在一个公众人物风光时推崇备至,而在他落魄时极尽落井下石之能事。这,何尝不是一种“三俗”的表现?
    “三俗”最早是著名相声演员姜昆提出的,即指低俗、庸俗和媚俗。应当承认,郭德纲在徒弟打人事件中的表现,确实值得他本人包括整个文艺界反思。我们说德艺双馨,艺术家不仅要提供优质精良的艺术作品,还要在人品和道德上成为大众的表率。借此契机,反“三俗”的提出对于改进文艺界的不良创作风气,乃至净化社会道德环境,都可谓正当其时。
    但要厘清的是,反“三俗”不是为了打倒某个人,而是为了纠正低俗、庸俗和媚俗的倾向,反“三俗”也不是对一个人全盘否定,以偏盖全,而是要一分为二就事论事。郭德纲成为反“三俗”的一个代表,并不意味着他一无是处,浑身上下都劣迹斑斑,否则他也不会在观众的追捧下完成今天的成就。反“三俗”离不开相关部门的引导,但终归还需要媒体和社会公众来共同完成,倘若反“三俗”最后成了一个人的批斗会,甚至变相成为一场娱乐新闻的热炒,无疑就偏离了反“三俗”的本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