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Joest成立的这30多年里,他们找到了耐力赛的胜利钥匙,在多次战胜了厂商队之后,自然就成为汽车厂商渴望的合作对象。
撰文:Mica
1978年注定将书写在赛车运动历史中,曾经的保时捷厂队车手莱恩霍德-乔斯特(Reinhold Joest)在德国西南部Wald-Michelbach创建了自己的私人车队,殊不知未来30年间,这支车队将成为耐力赛场的翘楚。他们与保时捷、奥迪一起,共同收获13次勒芒24小时赛胜利,耐力赛之王称号实至名归。
用保时捷起家
当前保时捷厂商车队车手乔斯特自立门户,开始一边做车手,一边当经理。显然他参赛首选是他最熟悉的保时捷,参赛首年就使用保时捷908/3拿下欧洲运动车锦标赛车手冠军。两年后,又用935s拿下戴通纳24小时赛冠军。同时,他们也用着936连续称霸德国运动车锦标赛(DRM)。当时除了保时捷自己,Joest是最善用,最知晓保时捷“脾气”的团队。
1984年,对Joest可谓天赐良机,最佳扬名立万的年份。保时捷厂商车队乐福门-保时捷车队由于和勒芒组织者ACO产生不可调节矛盾,抵制了那届大赛,保时捷阵营全部转以私人名义参赛。由于956赛车相当强大,他们顺利包揽前七名。显然Joest能力在各私人车队中更甚一筹,克劳斯·路德维格和昂利·佩斯卡洛罗赢下车队历史首个勒芒冠军。随后一年,尽管保时捷给予Joest一些支持,但随着厂队全面回归,局面似乎将重回正轨,可Joest却出人意料又一次拿下胜利。当时,同一支车队用同款赛车在勒芒卫冕胜利,是比登天还难的事。
辉煌过后,Joest的运营重心发生变化,开始涉足房车等赛事,因而在勒芒的成绩总是不温不火,逐渐远离勒芒赛场的中心。
与保时捷回归
进入上世纪90年代,Joest把全力集中在德国房车锦标赛争夺。作为欧宝的服务商,他们赢得了末代锦标赛(ITC)的冠军。
此时,Joest再次强势回归勒芒赛场。原定由汤姆·沃金肖在1991年捷豹XJR-14为基础研发的TWR WSC-95赛车,因1996年戴通纳24小时赛突然规则改变无法参赛,但1996年勒芒,这个导致变故的技术规格被复活。这时Joest被选定为保时捷厂队911 GT1赛车的支援部队,拥有厂商部分支持,结果“备胎”却战胜主力军赢下胜利。1997年尽管厂商支持不在,他们却凭借米歇尔·阿尔贝托雷、斯蒂芬·约翰森和汤姆·克里斯滕森的完美表现拿下胜利;1998年,尽管保时捷重给支持,但他们的LMP1赛车却失望而归。不过Joest已经为自己未来的成功找到了方向——他们当时已和奥迪达成合作协议,真正的传奇即将诞生。

团队成功的纽带
Joest
Racing所提供的配套服务之所以受到厂商的青睐,是因为他们拥有出色的赛前赛车准备,相当高效率的维修区工作,更重要的是,他们即使和别人使用同一车型,他们也会更胜人一筹。这个团队的成功与拉尔夫·乔特纳(Ralf Jüttner)密不可分,他成为Joest与厂商间协调和配合的重要中间人。
身兼技术总监和总经理的乔特纳是车队实际的操作者,自从1992年加入车队后,首先带领车队参与ITC的欧宝项目,从这时起,Joest无疑走上一条荣耀快车道。值得一说的是,2002至2003年,当奥迪并没有直接参与勒芒赛事,他也没有闲着,Joest帮助客户车队Goh和奥迪兄弟品牌宾利参与勒芒赛事,而结果大家都知道,再获两胜,乔特纳的作用功不可没。

辉煌的奥迪时代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这些年,奥迪在拉-萨尔特赛道完成了一系列伟大成就,Joest则始终在其背后发挥着力量。
从奥迪R8R开始,奥迪每一款勒芒战车始终刻有Joest研发印迹,R8、R10 TDI、R15、R18 TDI直到目前的R18 e-tron quattro,Joest伴随奥迪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同时Joest也伴随汤姆-克里斯滕森坐上勒芒历史第一人的宝座。
与奥迪开启合作,Joest就拥有更出色,更全面的厂商背后支持,加之完美车队持续提升能力与后勤保障能力,这种组合的事半功倍则被无限放大。更重要的是,他们这么多年在勒芒赛事的成功使他们深知耐力赛胜利秘诀。曾经有赢过厂商队的历史,这归功于他们对耐力赛的深入阅读与理解。
拥有这样的比赛团队,奥迪显然少操了不少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