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卡尚伊朗古宅萨菲王朝原创摄影 |
分类: 水为刀视角 |
到卡尚恰逢周五,是穆斯林的礼拜日,因此满大街见不到几个人,沿街的商铺也都基本关门歇业。
推开HOTLE的窗,就能见到不远处的巴扎顶上那一长串圆鼓包,这些圆鼓包实际是巴扎通道顶上用来通风和采光的。
如果能上去该多好啊?我一个人站在窗前嘀咕着。
由于是礼拜日,卡尚的巴扎里几乎空无一人,穿行其间的感觉与走国内的坊巷、弄堂有着天壤之别。但此时的我一门心事的想上房顶,就这样我们三个悲催的男人围着巴扎几乎整兜了一大圈,终于在一条街的缺口处找到了一处残垣断壁,可以攀爬。第一次上人家的屋顶,说实话心里挺忐忑的,但是,见到下面有伊朗人跟你热情地打招呼,一下子,大家骨子里的小兵张嘎的嘎劲就上来了,上跳下窜的找角度。
结果回来一数,就拍了十来张片子,汗!
第二天一大早,去拍老宅区,又上了人家的房顶,同伴见到日月同辉的晨光下美景激动的大呼小叫,这下估计是惹毛了布鲁杰尔迪古宅的主人,在下面哇哩哇啦地冲我们喊话。得,灰溜溜地下来。
坐在路边一数,片子又只拍不到十张,巨汗!
上房估计不行了,溜墙根儿、找地方蹲守总可以吧。这时见到一个挺有味道的大门,里面有人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去,不进白不进,进去了才知道,没钱你还真进不去。这里是卡尚最著名古波斯浴室,可我们三人把身上的所有的里尔都掏出来也就12万,而门票一张却要75000。三人一合计派我进去拍,回来大家共享照片,这是刚到伊朗遇到的第一次尴尬。其实,看过我的片子后,着浴室真的可以不用进去了,当然,要看“浴室全集”。
卡尚很小,说是有11万人,50多平方公里,也就我们一个小县城大小,在沙漠的边缘。与其说是沙漠,伊朗的沙漠其实更像我国宁夏、甘肃一带的戈壁滩,沙化得并不厉害。一旦有人聚居,那么这一带的绿化一定做得非常好,一片生机盎然的。伊朗除了石油,其实是个农牧业为主的社会,农业的机械化水平较高,开阔的地势十分有利于大型农机作业。
卡尚的居民在家织布,织毛毯,打制铜器,街上除了馕饼店,很少见到餐厅。初到卡尚那晚由于是礼拜日,晚上找餐厅起码走了10里地,结果吃的是伊朗之行性价比最差的一餐,当时还不觉得,大家嘻嘻哈哈的,之后再想,二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