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道·茶道·道可道】

(2011-12-04 23:59:59)
标签:

武夷山

马头岩道观

陈道长

原创摄影

分类: 水为刀雁迹


【山道·茶道·道可道】
P1

 

但凡对武夷岩茶有一定了解的人,大概都品过产自马头岩的茶,这里应该算是不折不扣的正岩山场。

但是,到过这里的人估计为数不多,知道这五马山崖之下还有一座名叫“垒石”的道观的人,就更少了。

 

四大名丛中的“水金龟”与垒石庵可有一段渊源,导致垒石庵与天心寺庙的一场诉讼。只是,当年的庵如今已是道观了,但那时的垒石庵是在天心岩杜葛寨附近。

真正嫡属于马头岩的,应该是四大名欉中的“半天妖”。

相传,马头岩的三花峰半山腰处,有一陡峭的茶园,一位采茶女不慎失足坠崖,化作茶妖。每年采茶季节就混过在采茶女中嬉戏,这半山腰上的茶,她都抚摸过,有她的乳香。其妖身只有垒石道观的道士才能看见,所以茶农们便将该茶叫做“半天妖”。

至于“半天腰”、“半天夭”、“半天鹞”皆为谐音演绎而来。

 

上垒石道观有两条路可以选择。

相对比较轻松的一条可以走大红袍景区停车场边上的一条,爬800米的山道一个右拐弯就可以看到位于马头岩下的道观了。

还有一条就是从兰汤村后的一条山道,从三姑岩下一路上山,这条山道十分的不好走,我们下山是就是走的这条道,用时近一小时,上山就可想而知有多难。

 

道观里住着一位陈姓道长,为人豪爽,整下午都在与人谈茶论道。还时不时地拿出他的宝贝,一把箫、一只螺号,为大家表演。

由于,上山之前严重忽略了一件事,两台机器的三块电池在上山途中有两块电力耗尽。见陈道长与同来的参加这次兰汤民谣音乐节的朋友聊得正欢,只好在道观里的自个儿找电源插座。

 

此时,同行的这波朋友,或席地而坐,铺上茶席,或独自冥想,或抚琴低吟。

唯有我一人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进进出出。呃。老天有眼~~~

 

这一通找,完全破坏了我的情绪,在随后的时间里,人显得格外的心神不定。当电池充了两格后,我这才坐下喝了口茶,顿时,舌鸣甘泉,一股仙气直灌心脾。一问,这才知道是陈道长拿出的他珍藏的一泡十多年的陈茶。

 

武夷山的冬日下午显得特别短,4点半夕阳就坠在山梁上,由于还要下山,遂起身与道长告辞。

“还有一泡好茶,喝了再走吧”道长盛情留客。

 

“留着下次吧,马头岩,我们还会再来的”。

 

一道风景之所以被看做风景,是因为它唤醒了人们心中的风景样式。而每个人心底的隐晦,以及对现实残余的解构,通过摄影师对可控亦或是不可控的技术符号的自由发挥,找到共鸣。短短小半天时间,马头岩下的清凉你感受到了几分,不远处苍翠的茶园里的那一抹红似乎在向你诉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所恶,故几於道矣。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

 



【山道·茶道·道可道】P2

 

 



【山道·茶道·道可道】P3

 

 



【山道·茶道·道可道】P4

 

 



【山道·茶道·道可道】P5

 

 



【山道·茶道·道可道】 P6

 

 



【山道·茶道·道可道】              P7

 

 



【山道·茶道·道可道】P8

 

 



【山道·茶道·道可道】P9

 

 



【山道·茶道·道可道】P10

 

 



【山道·茶道·道可道】 P11

 

 



【山道·茶道·道可道】P12

 

 



【山道·茶道·道可道】P13

 

 



【山道·茶道·道可道】 P14

 

 



【山道·茶道·道可道】P15

 

 



【山道·茶道·道可道】P16

 

 



【山道·茶道·道可道】 P17

 

 



【山道·茶道·道可道】P19

 

 



【山道·茶道·道可道】P20

 

 



【山道·茶道·道可道】P21

 


 

【山道·茶道·道可道】P22

 

 



【山道·茶道·道可道】 P2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