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民谣如何让我不心动】


标签:
武夷山兰汤村生活秀民谣音乐节原创摄影 |
分类: 水为刀视角 |
When:2011年11月26日下午。
Where:武夷山幔亭峰山脚下,兰汤村前大草坪。
Who:1、六个国王(陕北民谣)--来自上海
2、老街(莆田民谣)--来自上海
3、梦旅人(民谣)--来自厦门曾厝垵
4、伤花乐队--来自云南丽江
5、JAMALA(非洲鼓)--来自上海
What:武夷山兰汤·生活ShoW--民谣音乐节。
Why:
How:
半年前,在山茶花从猪丫的嘴里听说要在兰汤村办一场多元文化的活动,时间就放在今年的茶博会期间,心里将信将疑的。
一个月前,随几位书画家武夷山采风,特意安排下榻山茶花,交流中得知这场活动已箭在弦上。而且,活动的内容远比我想象的要多,这是一场植根在兰汤村的一群“不安分”的外来物种的集体SHOW,他们有山茶花、有蓝滩17号、有天邑、有安邸513等等。
由于一大早抹黑上了趟天游峰,拍云海去了。午饭后,食困来袭,难挡。见山茶花里里外外的人都到草地上帮忙布置会场了,难得偷闲,躺在山茶花小院里的已近塌底的藤椅上,小眯糊了一阵。不知是被自己的鼾声惊醒,还是院墙外的喧闹声吵醒。连忙起身,叫醒俨然是倚在沙发上也睡着了的同伴,一位来自重庆的优秀的摄影师朋友,一溜烟地窜出了山茶花。
当民谣音乐节来到了三菇脚下,在兰汤村前的那块令城里人无比艳羡的大草坪上,隆起的一块像高尔夫果岭似的一块高台上,竖着一块巨大的蓝白相间的背景板,上书“民谣音乐节”五个大字在蓝天白云的衬映下显得格外的引人注目。草坪上得围观的人熙熙攘攘的或躺或坐,悠闲地喝着啤酒,品着茶,以这种方式欣赏音乐会也只有在武夷山了。
生活在武夷山人们,在茶桌前,酒桌上是尽显咱们闽北人的豪爽、不拘。但在,舞台前,他们明显有些慢热。当来自上海的“老街”乐队主唱,用极端富有戏剧性的莆田普通话与场下观众交流时,场下的观众的血液才开始在加温。他所演唱的莆田方言民谣严重感染了一大片观众,虽然,我相信大家也许一句都没听懂。最后压台的节目由上海的“JAMALA”非洲鼓乐队铿锵、激昂的倾情出演,对非洲鼓有一定了解的朋友,对“JAMALA”应该不陌生。十几年前,就是由这支乐队的一位日本女孩把非洲鼓的狂热带到了中国,这次她和她的日本籍先生联袂出演,把这台演出的高潮推至无以复加的热度。观众从坐着躺着开始慢慢地向舞台前聚集,最后将偌大的一个舞台围得水泄不通,更有观众冲上舞台随着鼓点翩翩起舞,台上台下欲罢不能。最后,由这次文化节的组织者和观众拉起一条长长的人练,绕着舞台,绕着“JAMALA”欢呼雀跃,久久不愿离去。
在武夷山,在兰汤,这样的音乐节并不是现实生活的本源,我更愿意相信它是生活中的一个偶然。对于这样一场生活SHOW,表面上,我采用了纪实主义风格的手法来诠释。但是,通过我的视角,我更希望读者朋友能从中看出我的内心感觉。
武夷山,正在悄悄地改变,她越来越包容,越来越多彩,越来越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