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人自考汉语言文学专本连读《美学.第四章》

(2021-03-16 16:47:43)
标签:

读书札记

分类: 成人自考园地

第四章  审美经验论

4—1  审美经验的性质和特征

一、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发展

单选题

1、【柏拉图】迷狂说、回忆说

2、在中世纪,美学是【神学】的一部分

多选题

3、西方近代英国,18世纪中叶前的代表人物【夏夫兹博里、荷加兹、哈奇生】

单选题

4、夏夫兹博里【第六感觉、内在感官说】

5、荷加兹【蛇形线最美】

6、西方近代英国,18世纪中叶后的代表人物【休谟】

7、休谟把审美经验归结为【情感活动】,把审美和认识活动区别开来,忽略了二者的联系

8、康德纠正了休谟的错误,提出:审美经验要求想象力和【知性】协调一致

多选题

9、现代美学分为【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类

10、自然主义的代表人物【桑塔亚那、托马斯.门罗】

单选题

11、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杜威】,认为艺术即经验

12、分析主义代表人物【维特根斯坦】

13、语义学代表人物【瑞恰兹】

多选题

14、人本主义美学分为【直观主义、解释学】两大传统

15、直观主义的代表人物【叔本华、伯格森、克罗齐、尼采】

单选题

16、【叔本华】审美经验是“观审活动”

多选题

17、解释学代表人物【狄尔泰、伽达默尔、海德格尔】

单选题

18、【伽达默尔】最后形成解释学美学

二、审美经验的基本性质

简答题

1、审美经验的性质

1】审美经验是人生实践的重要形式

2】审美经验具有创造性、生成性

3】审美经验不仅是艺术家的人生实践,也和接受者的人生实践紧密联系

单选题

19、畅神说出现于【魏晋南北朝】

20、【比德说】最早见于《诗经》、楚辞

三、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

多选题

21、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直观性、非功利性、超越性】

22、理智直观【费希特、谢林】

单选题

23、本质直观【胡塞尔】

简答题

2、审美经验的主要特征

1】直观性

所谓审美经验的直观性,从审美主体来说,是人凭借自己的感觉器官直接和审美对象打交道;从审美客体来说,是审美对象直接把自己的感性外观呈现给主体,从而在主客体之间建立起感性直观的关系

2】非功利性

a、从审美对象来看,审美经验只涉及对象的外观、表象,而不涉及对象的本质属性、用途,就不会和对象发生利害关系

b、从审美主体来看,审美经验的功能是使人产生愉悦,满觉人们的审美需求,从主观上讲没有功利要求。反之,如果在审美中产生功利观念,审美活动就被破坏

c、审美活动从主体的主观愿望上是非功利性的,在客观结果上必然会产生功利性作用(心情愉悦有利于身心健康,启迪思想提升认知、气质,艺术家把审美转化为艺术品得到直接的物质利益)

3】超越性

审美经验是一种人生实践活动,审美的结果使人在审美修养和思想境界方面得到提升,这就是自我的超越

a、审美经验可以实现从物质向精神的超越

b、审美经验可以实现从现实世界向理想世界的超越

c审美经验可以实现从经验世界向超验世界的超越

 

4—2  审美经验内在结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

一、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

简答论述题

3、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

1】感知:审美感知具有情感性、选择性、整体性(知觉与对象同构对应)

2】想象(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再造想象、创造想象)

a、接近联想:两件事物在时间空间上比较接近,人们在相关经验中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爱屋及乌)

b、类似联想:两件事物在性质和特征上的相似引起的联想,比喻修辞手法(欲把西湖西子,浓妆艳抹总相宜)

c、对比联想:对某一事物的感知和回忆引起与其具有相反特点事物的联想(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d、再造性想象:在原有事物的基础上进行加工综合,重新形成事物的形象(胸有成竹)

e、创造性想象:通过想象创造出原来没有的形象,(孙悟空)

3】情感:审美经验中最活跃的因素

4】理解:具有非概念性(整体把握对象,不能把对象分解看待)和多义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二、审美经验各个要素间关系

简答题

4、审美经验中想象与情感的关系

1】想象与情感相伴(没有强烈的情感就没有活跃的想象)

2】审美情感是审美想象的原动力

3】在某种意义上,审美情感还是审美想象的对象内容

4】审美情感对审美想象有支配调节作用

4—3  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

简答论述

5、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呈现构成评价

1】呈现阶段:主体借助感知,整体把握对象的感性特征,使对象在主体的意识中呈现出来(杜甫的《登台》,作者对整个秋景作直接的关照,“渚清沙白”、“萧萧落木”的秋景图就在作者的意识中呈现出来)

2】构成阶段:主体在想象等因素的作用下,完成对审美对象的构成(杜甫的《登台》,作者写这首诗时,通过想象,那幅秋景图在作者的脑海中构成)

3】评价阶段:主体从自己的价值标准出发,对已经构成的审美表现作出具有普遍性的评价(杜甫的《登台》,作者写诗时,通过想象,构成秋景图,赋予凄清、萧瑟、悲伤的色彩)

*呈现是主体对对象的直接感知,其特点是主体与对象水乳交融,主体处于物我两忘的状态。

*构成以想象为基础,想象破坏审美状态,主体与对象必然分离,是审美形象的再造过程

*评价是主体给审美对象添加的感情色彩

呈现阶段

1】在呈现阶段,主体与客体是一种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关系

2】此时,主体摆脱了日常的功利和实用,从琐屑的生活状态中走出,以审美的态度对对象加以关照和欣赏

3】是不是以审美态度对待对象,是主体是否进入审美状态的标志

构成阶段

1】在构成阶段,审美主体与对象分离,拉开距离

2】摆脱利害关系,以非功利的态度对待事物

3】凭借想象,再造对象

想象力在构成阶段的作用

1】在构成阶段,主体与对象拉开一定的距离,才能完成对审美对象的构建

2】主体通过想象力构成完整的审美对象

3】先验想象力打破主客体浑然一体的状态,拉开距离,形成审美活动

4】经验想象力在此基础上,通过改造呈现阶段所获得的原始经验材料,形成审美对象的完整形象(格式塔)

简答题

6、审美态度在审美经验呈现过程中的作用

1】所谓审美态度是主体在摆脱了日常的功利和实用态度之后,所产生的对审美对象观照、欣赏的态度

2】主体是否具有审美态度,是他能否与对象建立审美关系并进入审美活动的关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