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藏书家陶湘

(2014-06-22 12:21:36)
标签:

文化

陶湘

陶衡川

藏书家

陈和轩

分类: 翰墨林

抽屉中有一张旧书札,落款仅署一“湘”字,以为不好查考,就一直放在那里。前些天找出来试着搜一下,结果很出意料——既不难,也有趣。

 

书札录文如下:

 

秋初芸汀处捧读手翰,深荷关注,感激之至。兹者幸获殿军,且喜且惭。三哥加意奖藉,期望无极,所谓以友朋为性命,求之古人,亦何可多得耶?并承厚贶,何以克当。家母属笔拜谢。拙卷竟不另刻矣。然家事摒挡,亦颇不易,早则腊月渡江,迟则元旦后三四日。

三哥望高中外,嵩祝后自当大用,东山之志,恐尚未能早遂也。长卿、鉴泉不日当有书来,三哥晤时,烦道神驰。

前见陈和轩老师,力陈不欲公车之意,蒙其喻劝再四,且云馆选后告养未为晚也。弟亦何敢作此奢望,然率不能免此一行。老妇新妆,真不直同人一噱也。把晤非遥,临楮不尽。       

西岩三哥大人。世愚弟湘谨启。

三四日内有帖客曹秀老来扬,属笔荐剡,倘诣辕下,获蒙吹嘘一二,如拜朋锡矣。

 

藏书家陶湘

 
作者在这一年中举,年已老大。他的老师陈和轩劝他赴京会试,故不久要渡江北上,路过扬州,收信的“西岩三哥”住在扬州,可以相见。最后,他向西岩介绍一位卖碑帖的帖客曹秀老,请他照拂生意。

 

信中有名有姓的人,只有陈和轩,先从他下手。运气好的是,百度两次,就得到百科词条“陈燮”,字和轩,乾隆三十六年充江西乡试副主考。照理说到《江西通志》查举人花名册就解决问题了,但运气不好的是,这次碰上个错的词条,而且错在最要紧的地方。陈燮实际上是江南乡试副主考,而不是江西的。总之又经一番周折,在《江苏省通志稿》选举志的第十三卷,乾隆三六年举人中,检得“陶湘,上元人”。是科举人名“湘”者仅此一位,当即其人。

 

下面的工作就简单得不必说了。百度百科也给陶湘立了词条,和大家熟知的陶湘兰泉并列在一起:

 

陶湘,清藏书家。字衡川,号秋水,一号楚渔。金陵(今江苏南京)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乡试,彭元瑞阅完他的考卷,取以殿榜。后试礼部未中,年岁已老,遂不出。致力于经训之学,所得片金碎银,均用以买书,藏书之富,为金陵之首。精鉴赏,汉唐以来碑板法物、宋元人手迹,皆能辨其真赝。与程廷献齐名,时有“南陶北程”之称。晚年购阮元“石巢居”居住,改名“冰雪窝”,老树数棵,清池几许,古趣盎然。藏书印有“陶湘”、“春帆”等。

 

这里面也有个小错误,陶湘买的是阮大铖的故宅,而不是阮元的。网搜有风险,引用须谨慎,这次是个很好的例证。

 

要说陶湘衡川也是一时名士,惜乎现在为名声更大的陶湘兰泉所掩。当时他中举的故事被传为佳话,这封信正好说的就是这件事。他现在为人所知,更多是作为吴敬梓的好友出现在《儒林外史》研究中。他还是袁枚的好友,去世的时候袁枚写了沉痛的挽诗:

 

新正十日,闻陶衡川孝廉之讣,因思去年秦学士磵泉、梅式庵公子皆先后委化,曹子桓云“既伤逝者,行自念也”,感赋一诗

 

一度秋风一逝波,故人零落渐无多。苍天留我忙何事,日日桓伊唱挽歌。

 

秦学士磵泉,即陶湘信中的“鉴泉”,乃著名的状元秦大士。秦状元在南京留下了一条状元巷,陶湘在南京也留下了一条“陶园巷”。《金陵琐志九种•金陵园墅志》说:“冰雪窝在库司坊,阮氏石巢园址。江宁陶衡川孝廉湘购拓之,改名冰雪窝,如涤之以冰雪焉。老树清池,盎然古趣,遂名其地曰陶园巷。”也可见其当年之豪富了。秦大士卒于乾隆四十二年,则陶湘卒于四十三年正月。

 

还要说一下,收信的“西岩三哥”也姓秦,即秦黉。秦西岩扬州人,乾隆十七年进士,官至岳常澧道。其子秦恩复。秦氏家有石研斋、享帚精舍,父子皆喜藏书、刻书,世人皆知,不必赘言。

 

陶园巷地名似已不用,陶湘的故宅却还在,现在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有网友以“冰雪窝”为题发过图文并茂的帖子,对此尺札同观,足可发思古之幽情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金融”溯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