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试e考据——小莽苍苍斋藏李联琇书札本事

(2013-11-16 15:40:56)

《小莽苍苍斋藏清代学者书札》第三册最后几通书札,编者没有考出写信人主名。@peregrinus兄命e考据一下。遂费一晚时间,考出二首。

 p1134《□鞠致王金绶》,笺纸刻“衍波阁启事之笺”。百度“衍波阁”,知为华亭黄鞠斋号。这是主人写明的,不是我的功劳。

 p1131的《□琇致刘寿曾》没有这么明确的信息,检索比较繁复,但结果圆满,考出写信人是李联琇,并证出本事。回过头看,搜索时略走了些弯路,不过因此更得抽丝剥笋之趣。下面记录一下搜索过程。

再试e考据——小莽苍苍斋藏李联琇书札本事

    办法还是从人名入手。这封信里提到的人,有程兰兄、欧阳兄、兰畦、王太素,还有作者。只有王太素是全名。于是先读秀“王太素”,清末叫此名的只有一位,出现在莫友芝的日记中。张剑《莫友芝年谱长编》附人物小传:再试e考据——小莽苍苍斋藏李联琇书札本事

读秀“李宗羲  太素”,得戎毓明编《安徽人物大辞典》宿松县下:

 

        再试e考据——小莽苍苍斋藏李联琇书札本事

    读秀“王待聘”,结果都是曾国藩的亲戚,所谓“王五”,湘乡人而非宿松人。遂检索“王待聘 太素”,得蒋元卿《宿松县著述人物考》:

                             再试e考据——小莽苍苍斋藏李联琇书札本事

    王太素未做过官,他发挥影响或许是在李宗羲幕中。百度“李宗羲”,百科有其履历:

 
1857年李宗羲因“功”被保举以知府补用。
1858年8月,曾国藩派李宗羲随军办理营务,深受曾器重,倚为左右手。
1859年冬,李因病请假回开县调养。
1862年10月他复回安徽投曾部下。
1864年清军攻占南京,曾国藩派李宗羲在南京办江北厘金总局(即税务总局),在任期间制定了沿江收税条例,裁减战乱期中各地自加的浮费。
1865年春,清廷委任他代理两淮盐运使,兼杨州道事。自清廷镇压太平军以来,淮南盐船改道泰兴,常遭风浪之险,李宗羲亲自勘定地势,在瓜州口东,新开凿一条长一千五百余丈的运河,方便了商旅往来。3月,李升任安徽按察使,8月调任南京布政使。
 
扬州道为实缺,可以号令府县。安徽按察使更是权高势重,王太素都可能发挥影响。但写这封信时,王已归皖,所以“程兰兄”谋事的地方极有可能在扬州或江苏别的地方。“欧阳兄”是哪个县的知县呢?先去扬州碰碰运气。国图检索《续纂扬州府志》,在线阅读不好用,遂去新浪爱问下载一部。运气不错,卷六“秩官”东台县知县下:
 
欧阳错,三水人。举人。(同治)五年任。九年再任。
 
同治间扬州下属州县官姓欧阳的,只有此人。年代、地域接近,姓氏、官职相合。“欧阳兄”应是欧阳错,谋事的“程兰兄”应是东台人。
现在轮到“□琇”了。他在前面说“疲于校艺”,似主持一个书院。直接读秀“琇  书院”试试:
     
                    再试e考据——小莽苍苍斋藏李联琇书札本事

     同治四年主金陵钟山书院,正是王太素在扬州作幕的时间。“□琇”应该就是李联琇。
 
 这封信里的人物只剩下主人公“程兰兄”了。搜索“程兰畦”,神奇的一幕就此出现。《晚晴簃诗汇》卷一八五十九:
再试e考据——小莽苍苍斋藏李联琇书札本事

再试e考据——小莽苍苍斋藏李联琇书札本事
“李小湖廷尉师联琇”,“流寓东台”,与前面的搜索结果一一吻合。这封信的写信人为李联琇无疑。
前面说走了一点弯路,是觉得一开始就从“程兰畦”下手就好了。当时觉得此人谋一个知县幕友的地位还如此艰难,应无多少资料,没想到他后来成为著名的文人。 
从更多检索结果看,程畹(兰畦)与仪征刘氏关系极为亲密,在同治三年前就与李联琇有来往,所以刘寿曾才会屡次托人为他谋事,乃至受到李联琇一番抢白。从李联琇呼程畹为兄来看,他至少在当时并不认可所谓“师生”关系,不愿意为程去出面求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