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山盗寇莫相侵

(2009-10-12 15:42:25)
标签:

电子货币

货币文化

文化

分类: 网文辑存
然还没找到证据,可我敢断定,在货币被创造出来没多久,世上就随之发生了盗钱案。货币作为财富的等价物,在给人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为盗贼提供了方便,一部刑法史,倒过来就是盗贼偷盗抢劫钱财的历史。
    在金属货币年代,如何护送银钱平安到达目的地,是伤脑筋的事,就是大英雄也不敢夸海口。武松杀嫂祭兄,发配孟州,路过大树十字坡,险些被孙二娘麻倒切做馒头馅。据孙二娘说,“本是不肯下手,一者见伯伯包裹沉重,二怪伯伯说起风话,因此一时起意。”包裹为何沉重?内装银两是也。
    “包裹沉重”的道理,不只孙二娘一个人明白。清代王鎏在道光年间力主发行纸钞取代银、铜,是一位准货币理论家。他在《钱币刍言·钱钞议七》中说:“以用银较之用钞,则钞又以轻微而不便于盗贼。盗贼之劫银也,有望其车之尘土而识之者,有睹其舟之水痕而知之者,而用钞则非有车尘之可望,舟痕之可睹也。藏之怀袖,杂之书册,莫可得而窥伺矣……且银则无可标记耳,而钞则有号数之可稽,有印章之可辨,盗贼取而用之于市,未有不立败者……则盗贼庶可少弭乎?”钞票防盗论虽只是王鎏行钞主张的一个论据,但的确有些道理。对付盗贼除了以法律为武器,加大打击力度外,从改进货币本身着眼,让他偷抢不到,即使偷到抢到也花不出去,实在也是高见。只是王鎏的主张,不仅清政府不听,也未和盗贼达成共识。清末苏曼殊《断鸿零雁记》里的三郎,由杭州去广东,怀里揣着一百两银票,船到上海,银票已不翼而飞,三郎只好沿途托钵,一路叫化,走到广东。看来,那时的盗贼已扩大了营业范围,银票也在偷抢之内了。
    又一个世纪过去了,时至今日,王鎏的理想早已实现,世上通行的都是带编号有印章的钞票,消除盗贼的效果又如何呢?前些天电视报道,公安局反扒小分队取得重大战果,抓获扒手若干人。看罢电视,结合本人两次被偷的经历,好古如我对钞票防盗论的信仰也不禁有点动摇。
    银元改成钞票仍然被盗,除了说明盗贼奉行霸权主义,顽固不化,坚持与人民为敌外,还说明钞票的防盗、防抢功能远未达到实用要求:虽然体积小重量轻,终究是有形之物,要随身携带,虽然有号码,但不能够让所有用钱的人都知道你丢了钱。这些都给盗贼以可乘之机。比古人幸运的是,我们毕竟就要迈入21世纪,有希望免受盗贼之苦。在不远的将来,也许会完全实现货币电子化,到那时,货币是无形的,偷不走也抢不去;通过网络可以向所有的人、所有的交易场所挂失,盗贼无法得手。但矛与盾总是相伴而生,恐怕到那时又要格外提防盗贼的电子手段了。设想武松如果生活在电子化时代,他可以在阳谷县把银子存到信用卡里,到孟州大牢里再取出。少了十字坡一番周折,梁山泊从此改为一百单六将也未可知。怕就怕孙二娘由开黑店改行做电脑黑客,阳谷县刚刚存入,十字坡早早提空,武松到孟州取不出银子,无钱送给管营哥哥,那一百杀威棒的滋味,唉,不说也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中发白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