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早就埋好了伏笔
(2012-12-15 09:12:09)
标签:
杂谈 |
分类: 编辑大美妞,我靠这个吃饭啊 |
感情如同历史,要用动态的眼光看待发展中的问题。说白了,这事儿跟美剧似的,只要有收视率,就能往下编,没个头。甭以为熬成齐天大剩被人表了白,便高枕无忧。不到婚礼上,不知道新娘是谁,是不是还要像郭晶晶那样,往对方脸上抡完菜刀才能结婚。就算结了婚,是跟王菲窦唯三个月好说好散,还是锋芝那样挺个四五年拿完影帝再离,都说不准。
所以,如果真有世界末日,如果我们还顾得上,把自己的后事都忙活完,坐在马扎上,端碗饭,看看喜闻乐见爱情故事的大结局,也算最后了了一桩心事,满足了血液里热爱跌宕起伏故事的基因。
我们格外喜欢大团圆结局。传言《西厢记》本想结在男女主角分手,可为了万恶收视率,不得不状元及第,有情人终成眷属。因为祖上是农民,为了一起种地方便,大家住得近,白天干活,晚上凑一块儿唠嗑。所以,悠久且优秀的讲故事的传统,以及便利的信息传播通道,造就了我们热爱八卦、热衷于传播八卦、乱点鸳鸯谱、并且乐见其成、最好是喜剧结局的品格。不似地广人希的草原上,两家之间隔着一百多公里,移动都懒得给装信号塔。缺乏长期八卦训练,写出来的东西也大多沧桑凄凉。
个人偏好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结局,而且到达到终点之前转的圈越多越好。估计是《红楼梦》看得太早的缘故,从小坚信那种如胶似漆满嘴抹蜜或者人人喊好的开端,必然是走向相反结局的开始。比如刘心武说贾宝玉最后跟了史湘云,比如莫文蔚四十一岁嫁给高中的初恋男友,虽然他此时已是三个孩儿的爹,更比如国际章,各种大佬兜了一圈,鸽子蛋也秀过了,还是对本土特产撒贝宁同志下了手。一个北京妞,找个半辈子混在北京的爷们就得了,家庭差不多,性格差不多,身高差不多,没事儿飚一口京片子,总比满脑子搜刮英文词儿强。鞋好不好,只有脚自个儿知道,别的脚少瞎起哄。
更有闲人考证,十年前,李亚鹏刚红,采访说,最喜欢的歌手是王菲,如今,菲姐的娃儿都姓李了。生活这个最优秀作家,早就给埋好了草蛇灰线的伏笔,我们还在这里傻不愣登的瞎忙活。
自打昨天,发现班里有个三十岁无备胎的单身女同学,淡定自若,准备开始一直到博后的学术生涯,我就再不好意思叫唤自己无家无口无事业的状态。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都这么想,估计世界末日也就是春运那样。身在北京的我,从不奢望能抢到准点回家的票,尤其在实名制之后,黄牛党吃了散伙饭,连我唯一的购票渠道都给堵了,所以,找个还没歇业,平时不舍得吃的馆子,吃撑了,两眼一闭,下辈子不做饿死鬼就成,谁爱在一起,与我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