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米粉

(2012-08-17 15:08:47)
标签:

杂谈

分类: 越柬行记

当年走西北一线时,过了西安,几乎天天牛肉面,早一顿午一顿。据说,牛肉面所用的汤料中医看来多是香燥之品,不宜多吃,所以,正宗的牛肉面馆都是过午打烊,幸好幸好。

越南一路走下来,就是鸡丝汤粉。当地宰外国人要二万五到四万盾,差不多八到十二块。早餐粉应该更便宜。我们南方人民也是一日三餐二顿粉。早晨吃拌粉,晚上吃炒粉,如果乐意,可以加一顿汤粉。还有半干不汤的南宁老友粉,先干吃再加汤的桂林米粉。如果不吃粉,就来一碗一年三熟嚼都嚼不动,吃下去半天还能在胃里数出有几粒的大米。所以,从南方逃回来之后,已经不吃米饭一年有余。一日无菜,啃三个烧饼也觉得很幸福。

青岛海信广场下面也有家越南菜馆,以前是小三十一份。第一次吃,不认识拿来当醋用,挤出汁就扔掉的青柠檬,还为此讨论半天,是不是橘子,最后决定直接吃掉。原来在原产地是如此街头,推个小车,摆下马扎,连桌子都不需要就开吃。不同地界对食物的理解天差地别。当年茶叶刚传到欧洲,贵族们都把茶叶焯焯当菜吃。

鸡丝汤粉用的粉扁而细。米粉有扁有圆还有大刀米皮,在我眼中,和面条手擀面大饼基本是对仗的。打好米浆蒸成圆的,在广东放点豉油可以做肠粉,在广西放点酸甜酱和酸笋豆角,就是卷筒粉,广西对酸甜酱的爱好与泰式的甜辣估计有地缘关系。大刀切切,放点油泼辣子,是秦镇米皮,切得细点,就可做河粉,再细点,就是越南粉,如果是圆的,就叫米粉。在面说来,赶成圆的,可以烙单饼,煎饼果子,各种卷,切成片,清真里面有炒面片,烩面片,切成棋子块,可以做成炒疙瘩。好像哪位京剧名家最爱吃,跑遍北京,护国寺小吃地安门店素炒六块钱一份的性价比最高。切一切,就是手擀面,如果压成圆的,就叫饸饹面

不同食材相同的处理法,有一种奇妙的对仗感。好比外国人和牛奶,我们喝豆浆,酸奶则和老北京的酸豆汁有的一拼。

文似看山不喜平,吃的也一样。给出溜滑的粉来点挡头,大多还喜欢放一点嚼料。南方米粉里面的放炒黄豆酸笋萝卜干,越南人民放小花生,山东大花生一颗能有那边的四个大。有心情话再来点鱼露和留兰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小吃哪里找
后一篇:说盐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