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2009博客父母家庭教育亲子园回应需求语新一岁四个月育儿 |
分类: 【早期教育】 |
今天带着语新体验亲子园结束后,准备出门时,我听见一个孩子说:“妈妈,你给我买吧。”妈妈说:“你不吃饭行不行?”当我走近时才看到孩子是想要亲子园的一套玩具,妈妈不愿意给买。我边穿鞋边听她们的谈话,孩子低声的说:“妈妈,我想要。”妈妈说:“那你今中午不吃饭了行不行?”我没有等待她们的结果最终是买了还是不给买。但我从他妈妈的一句话中就判断出,这样的教育太失败了。
今天去亲子园时已经下雨了,下车后我和语新姑姑打着伞直接上楼。刚进门语新就不高兴,我以为是不是环境不熟悉的原因?我抱着她开始熟悉周围,试图想把她放下让她自己玩,但脚刚着地语新就开始哭了。我心里特别着急,用嘴唇试了试额头也不发烧。正在犯愁时突然觉得肚皮热乎乎的,同时听到“滴滴答答”的声音,原来是语新尿尿了。
顿时我好自责,因为平时语新下车后都会尿尿,而今天因为下雨也没有把她尿,原本在进亲子园时该穿纸尿裤的,但因为语新一直哭闹耽误了,所以语新没办法就在妈妈身上尿了。我没有责怪语新,因为这完全是妈妈的错,因为妈妈忽视了她的请求,她已经发出信号告诉妈妈她想尿尿,但是妈妈没有理解她的意思。
不同年龄有不同做法
一般在三岁以前,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尚不发达,在注意到孩子的需求后,可以询问孩子的想法和意愿。如果孩子已经超过三岁,则可以每天抽出些时间陪孩子聊聊天,增加与孩子之间的了解。
像语新这么大的孩子,父母首先要了解到她是想要做什么的,然后才能做出回应。今晚洗澡后语新一直站在梳妆台前,踮着脚抬着头,“嗯嗯 啊啊”的叫,我以为她是想要梳妆台上的东西,我顺着她的眼神拿了一张光盘给她,因为她平时最喜欢拿光盘了。但她还是“嗯嗯 啊啊”的叫,我只好把她抱起来,让她自己选择,但她什么也没有拿,我又把她放下了,可是语新还是不愿意,我再一次把她抱起来,这次让她站在梳妆台的凳子上,这下子可高兴了,她最终的意思就是要站在镜子前看自己。
转移注意力
当家长因其他因素拒绝孩子时,可以先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语新喜欢坐车,不论是爷爷还是爸爸开车出去,她总是喜欢跟车,但有时候确实不能带她出门,这时候就要把她的注意力转移,带着她去树林玩,带去看喷泉。
舒缓情绪
如果孩子一直哭闹,这时父母就要表现出关爱的态度给予拥抱、亲吻来抚平孩子的情绪。这个方法我几乎天天用,每次我都是抱着语新然后再亲亲她,她的心情就会平静下来。
寻求替代方案
当孩子的情绪稍微平稳后,可以提出一些替代方案来或者与孩子之间建立规则等,让孩子了解有其他方法可以满足她的需求。
很多年前我在肯德基门口遇到一对母子,儿子想要儿童套餐,妈妈说:“最近苏丹红闹得很严重,我们还是不吃了。”儿子不理解妈妈的话,还是坚持自己的意思。妈妈说:“儿子,我想起来了,你是不是喜欢吃妈妈做的红烧肉啊,我们现在去买肉,妈妈回家给你做好不好?”我观察到孩子的表情,立马阴转晴了。
理性与感性兼备
在拒绝孩子的要求后,也要顾虑到孩子情感需求,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被爱的需求。如本文开头讲的孩子想要玩具的事情,如果我是妈妈,我首先要判断出这套玩具值不值得买,如果值得买,肯定没有下文了。
如果没有买的价值,(一)我会说:“你是不是想要这套玩具啊,我觉得这套玩具不适合你,应该是小弟弟小妹妹玩的,你现在已经长大了,妈妈在超市看到另一套玩具很好,我们一起去看看好不好?”(二)根据当时的情况,我会说:“妈妈知道你喜欢这套玩具,妈妈也愿意给你买,但我认为我们还是去书店买书比较好?”
我觉得我的这两种说法,要比这位妈妈说的:“你今中午不吃饭了行不行?”要好,最少在孩子的心理上会接受我的这种说法。
赞美及奖赏
平时多观察孩子的喜好,当她有好的表现时,可以给她喜欢的东西以示鼓励,并将信任与赞美的情绪带给孩子。
生活中孩子总会有一些令我们惊讶的表现,总会有一些出奇的需求,很多父母可能认为孩子的需求并不重要,其实这样的认识是非常有害的。只有适当的回应孩子的需求与呼唤,才能给孩子带来足够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