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8106 海峡健康导报 本报记者 黄宝灼
近日,福州市第一医院肛肠科接诊了一例只有一岁多的痔疮患者。“往年来看肛肠科的大多是中老年人,现在20多岁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甚至连1岁多、几个月大的孩子都有。”福州市第一医院肛肠科主任黄如华说。
专家简介>>
黄如华,肛肠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理事,福建省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1996年被省卫生厅、省人事厅确定为老中医邓正明专家的学术继承人。
专长:肛门常见病、疑难病的临床诊疗及手术治疗,尤其擅长复杂性肛瘘、重度痔的手术治疗。门诊时间:每周一、五上午
科室名片》
福州市第一医院肛肠科系全国中医肛肠学科有突出贡献名专家邓正明教授领衔创建于1972年,2007年被评定为福州市中西医结合肛肠重点专科、现为福建省中医重点专科(肛肠科)建设单位,有七项科研课题获福建省及福州市科技成果奖,曾获得中共福州市委、福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先进科技集体荣誉称号。
专科以中西医结合手术治疗为主兼施中药,无论在术式设计及治疗手段上都有其特色,尤其是对环状混合痔、复杂性肛瘘、出口梗阻及功能性便秘、骶尾疼痛综合症等专科疑难病症的诊断与治疗方面都有其独到之处。
专科整体学术水平处于国内先进、省内领先地位,在东南亚一带享有一定声誉。
罐装奶粉吃过多 一岁孩子得痔疮
最近,福州鼓楼区林女士发现孩子大便时总哭,还说“疼”,偶尔还有一点血。林女士觉得自孩子出生以后,大便就很用力,也容易便秘,6个月时断奶改吃奶粉后,便秘更严重,经常三四天才大便一次。她以为这很正常,也就没太理会,直到孩子叫疼、出血,她才感觉事情严重了。经诊断,黄如华主任告诉他们,孩子长了痔疮。听到这个结论,林女士大吃一惊,他们根本没想到一岁多的孩子会长痔疮。
黄主任说,林女士的儿子长痔疮,与生活条件优越有关。以前幼儿长痔疮的很少,现在逐渐多了起来,主要是因为吃得太精细,引起便秘。这么小的孩子,如果长期便秘,硬大便会导致肛门破裂,破裂后引起炎症,长期刺激就形成外痔。“这么小的孩子得痔疮,还可能跟长期喝奶粉,导致大便干燥有关。”黄主任指出。
久坐、熬夜、不良饮食成肛肠健康杀手
“肛肠病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痔疮、肛瘘、肛裂、直肠癌等。以往大多是老年人,但近年来20岁左右的年轻人已成为‘主力军’。”黄主任介绍,现在门诊中,20几个患者中,大概会出现7、8个年轻患者。
“现在年轻人上班一般都是对着电脑一整天,长期久坐,缺乏运动,慢慢就可能患上痔疮等肛肠疾病。”黄主任指出,社会交往和应酬较多,烟酒过度等也可诱发肛肠疾病。
另外,黄主任说,时下年轻人的夜生活过多,长期熬夜,吃的又大多是油腻、辛辣类的食物,这也就增加了肛肠疾病的发病率。
一次性痔疮手术 减少病人痛苦
“在手术治疗方面,我们科室目前以现代先进的医疗仪器,对各种肛门常见病,复杂疑难病的治疗,如环状混合痔,采取多种疾患一次性切除术,能避免分次手术的痛苦。”黄主任介绍。
黄主任解释,痔疮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混合痔是指内痔和相应部位的外痔相融合连成一体的痔,其内痔部分在齿状线以上,表面有黏膜覆盖,外痔部分在齿状线以下,表面有皮肤覆盖,具有内痔和外痔的双重特征和症状。环状的混合痔则是指肛门周围有环状的或者肛内脱出环状的不规则肿块。
“对于环状混合痔的手术切除,有的医院采取的是分期手术,而我们科室开展的特色手术,采取了环状混合痔分段齿形外剥内扎暨肛门整形手术治疗。”黄主任说,在手术中既彻底切除了脱出的痔核,又能避免术后肛管狭窄的并发症。
养成良好习惯 远离肛肠疾病
肛肠病如何预防?黄主任说,无非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
注意饮食调理
平时饮食要有规律,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改掉偏食、暴饮暴食等坏习惯;少饮酒,少吃辛辣油炸等食物。另外,吃饭时应注意细嚼慢咽,防治异物吞入。
注意劳逸结合
劳倦负重科诱发痔疮、肛周脓肿等肛肠疾病。经常站立劳动者,要适当地坐卧休息,久坐久蹲者要注意增加站立、行走等活动。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首先排便要有规律,养成晨起或早餐后排便的习惯;其次当排便感明显时应立即赴厕,不可人为地抑制便意感;再者,排便时不要看书报、吸烟等,每次排便时间应尽量不超过5分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