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海峡健康导报
海峡健康导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055
  • 关注人气:27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治疗淋巴瘤化疗不可怕

(2011-06-22 14:08:29)
标签:

杂谈

P17405  海峡健康导报  本报记者 程文廷  见习记者  苏清彬  通讯员  欧阳永池

名医简介》

朱雄鹏: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福建省医科大附属泉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主任,泉州市血液内科学科带头人,福建医科大学内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血栓与止血学杂志》《白血病·淋巴瘤》杂志编委、特邀编委,福建省医学会血液病学分会常委, 福建省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常委,泉州市内科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泉州市医学会血液病分会常务副主任委员,泉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委员,美国血液病学会会员。

治疗淋巴瘤化疗不可怕
提起淋巴瘤,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是长在脖颈上,其实,除了脖颈外,身体上的其他部位都有可能长淋巴瘤。而一谈到化疗,很多患者都会认为很恐怖,都是报以绝望的态度,尤其是老年人淋巴瘤患者,家人更是坚决反对化疗。泉州市第一医院血液内科朱雄鹏主任表示,化疗不可怕,找对有经验的专科医生、制定周密的个体化方案,是安全可靠的。

 

82岁老人患淋巴瘤 治疗4年未复发

    82岁的老李,四年前脖颈上、腹股沟一下子长了很多淋巴结,经泉州一院检查发现双肺都有累及,被诊断为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晚期,在医生建议下进行化疗,效果很理想。由于年龄大,又是晚期,一开始老李的家人反对,担心老人家身体虚弱,化疗后免疫系统很容易被破坏,受病痛折磨,反而会更快离开人世。

   “只要患者树立信心,配合医生积极治疗,是可以达到完全缓解甚至治愈的。”在朱雄鹏主任的劝说下,家人还是同意进行化疗。朱雄鹏根据患者的特殊病情,尤其是高龄特征,参照了国内外相关医学文献,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制定了科学严谨的个体化方案。经3个疗程的化疗后,患者的病情完全缓解,又经5个疗程化疗后,加上患者乐观向上的心态,病情好转得很快,如今,老李依然健在,享受着天伦之乐。

无痛并非无病 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特征

     淋巴系统是身体的重要防御系统,它可以帮助人体抵抗病毒、细菌等有害外来物的侵害,被称为人体“卫队”。当病菌等有害物质入侵人体时,淋巴组织就容易脱离人体的控制,变成“坏分子”。“坏分子”越来越多时,加上不良环境等因素的作用,淋巴细胞就可能在生长过程中发生变异,形成淋巴瘤。

    朱雄鹏介绍,淋巴瘤分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持续升高,而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则有所下降。淋巴瘤在青壮年、老年人均可发病。其致病原因与感染因素(如EB病毒、幽门螺杆菌)、免疫功能异常、化学因素以及辐射等有关,其中,感染因素、免疫因素在淋巴瘤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淋巴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就是淋巴结肿大,尤其是颈部淋巴结的肿大。其特点是无痛性,较韧,可以活动,以后逐渐增大,相互融合。所以如果出现了淋巴结肿大经过治疗无效的病人要警惕淋巴瘤的可能。早期可能无全身不适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出现乏力、发热、消瘦、盗汗及皮肤瘙痒。

    他进一步补充,淋巴结肿大也不全是淋巴瘤,很多良性疾病包括结核、病毒感染都可引起淋巴结肿大。炎症消失后淋巴肿块自然缩小。除了良性疾病之外,淋巴结肿大还可能是是其他恶性肿瘤的淋巴结转移。

提醒:

化疗并非放疗  亟需改变陈旧观点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方法更是推陈出新,而人们对化疗的认识却停留在了三、四十年前的起始阶段,可以说是谈化疗色变,一说起化疗,人们立即就会想到剧烈的呕吐、不能进食、消瘦、白细胞减少、脱发甚至死亡。朱雄鹏解释,化疗跟放疗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化疗,即化学治疗,指的是抗肿瘤药物治疗,而放疗则是指放射治疗,是采用60钴或直线加速器的高能X射线进行治疗。

    据朱雄鹏介绍,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效果比较好,早期霍奇金淋巴瘤,约85%~90%的一二期患者都能够通过正规的化疗以及放疗获得治愈。晚期霍奇金淋巴瘤,长期的生存率也能达到50%以上。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时的年龄、乳酸脱氢酶、一般状况、临床分期和淋巴结以外的实质脏器受侵的数目,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病人的预后明显相关。低危组患者的预期5年生存率为73%,低中危组为51%,中高危组为43%,高危组为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