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13807
想吃正宗台湾美食就来南后街
□ 本报记者 杨松青
福州古老的南后街,仅数百米长的古街上就上演着榕台生活如水交融的景象。如今,在南后街历史的积淀中,台湾商人正加进浓浓的台湾“食文化”。
走在南后街,
无论是“印象台北”、
“赤嵌楼”、“马祖宝利轩”等让人一眼就知道是台湾小店,还是“海角七号”、“台宝新乐圆”、“巴黎风情咖啡馆”、“春秋晏”等来自台湾的潮流小店,都使古街洋溢着浓郁的台湾风情。
本报上期介绍了南后街上福州传统小吃,本期将为您介绍南后街上这些正宗的台湾小吃的美食店,让您身在福州就可以吃到正宗的台湾美食。
赤嵌楼
南后街上的赤嵌楼是一家较早入驻三坊七巷的台湾小吃店,店内拥有台湾名小吃蚵仔煎、花枝丸、虾卷等等特色菜,主要经营饮品、小吃等菜系。
该店老板邱先生介绍,店名之所以叫赤嵌楼,是因为它是台南的著名景点,也是为了说明这里的小吃是正宗的台南小吃。店内自制的有四种口味的台湾香肠、蚵仔面丝、炸虾卷等都是地道的台南口味。在这里还有台湾排名第一的小吃蚵仔煎,集30年的经验,已有自家的特色和味道。
邱老板介绍,要做出好吃的蚵仔煎,最首要的条件便是采用新鲜的蚵仔,此外番薯粉也是使蚵仔煎美味的另一个重要关键。番薯粉的种类很多,但只有纯番薯粉才能调出香醇浓郁的粉浆。将粉浆以适当比例加水勾芡后,加入韭菜,做出的成品口感就能又黏又Q,而且精纯的番薯粉也能巧妙地将肥美蚵仔的鲜味充分提升,做最完美的搭配。
“此外鸡蛋的选用也是一门学问,”邱老板说,“重视香味的店家会采用颜色深黄的土鸡蛋,冬天搭配茼篙、夏天搭配小白菜,并以能提香味的猪油来煎出美味的蚵仔煎,吃时再淋上以味噌、番茄酱、辣椒、酱油等熬成的酱汁即可。”
印象台北
闲逛于南后街,开在街中段的印象台北令人眼前一亮。店内古朴的木质装修风格与小街十分契合,店右边是台湾美食餐厅,提供各种美味的台湾小吃。在这家店里你可以品尝正宗的台湾小吃。
印象台北的经理是一位老家在台北的台南媳妇魏谦秀,她说,要把最地道的台湾小吃引进三坊七巷,让福州乡亲也分享台湾的古早味。
印象台北推出的“台南棺材板”,是一道台湾本土小吃,据说因形似棺材故称棺材板;另有传闻因内里食材有鸡肝,闽南语发音和“棺”很像而得名。小吃寓意升官又发财。其做法是:将油炸过的土司挖空,倒入用玉米、胡萝卜、青豆、虾仁、鸡肉、鸡肝等
食材炒制好的酱料。色、香、味俱全,蔬菜、海鲜、肉、淀粉一次齐全,营养又健康。酥脆的外皮配以香滑可口的馅,可谓恰到好处,口味清淡香甜。
店内还拥有卤肉饭、刈包、台式炸豆腐、鱿鱼羹等各种台湾风味小吃,还有各种色香味俱佳的饮品果汁等,正宗的台湾风味总是让来这里就餐的客人赞不绝口。
宝利轩
鲜红的招牌相赫然醒目,一进店门,你就可以看见正在保温的光饼及香气四溢的胡椒饼。这就是位于三坊七巷风雨廊后面的马祖宝利轩食品店,在这里,每天都有不少人循着胡椒饼的香味而来。
店老板高明中是地道的马祖人,在马祖南竿山陇的光饼老店开了近30年。鼓励他把光饼作坊开到福州的是民俗专家方炳桂老先生。
高明中说,光饼在福州有400年的历史,在台湾,福州的光饼、胡椒饼非常有名,台北饶河夜市的“福州世祖”胡椒饼享誉两岸,大陆游客到饶河夜市必买胡椒饼,现在不用到台湾,在福州就可以吃到地道的台湾胡椒饼了。
“我们坚持使用传统工艺,生产的胡椒饼以老面发酵、木炭烘烤,面皮饱而不老,底皮脆而不硬,金黄色外衣镶嵌着芝麻,和着独特的木炭香味很诱人。”他笑着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