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严防幽门螺杆菌 打响“保胃战”

(2010-10-08 16:33:53)
标签:

健康

幽门螺杆菌

预防

分类: 健康资讯

13302

严防幽门螺杆菌打响“保胃战”

指导专家:南京军区福州总院病理科副主任医师姚丽菁

□ 本报记者王君

 

福州某广告公司平面设计小林是个年轻的小伙子,原本身强体壮的他近一年来却常被胃病困扰。起初他以为是工作太忙饮食不规律造成的,就自己买了胃药服用,但胃部不适的症状却一直没有明显改善,发展到后来他每次吃完饭都只能坐着,稍微走动就会感觉胃部坠胀。前不久,他来到南京军区福州总院检查,病理科副主任医师姚丽菁通过观察他的胃粘膜活检标本发现,造成他胃部问题的“罪魁祸首”是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可致消化道病
    姚丽菁说,在病理科医生看来,幽门螺杆菌是每天都不得不见的“老朋友”,“每天诊断工作中,都要接触到大量胃粘膜活检的标本,而在显微镜下仔细寻找胃粘膜上皮内的幽门螺杆菌的踪影,是胃活检病理报告重要的内容之一,一不小心,它们就从你的眼皮下‘漏网’了,因为它只有2~3微米长,可是,就是这些不起眼的小细菌,却能在胃里兴风作浪,让人们备受胃疾病及胃肿瘤的折磨。”
    她介绍,中国是胃病大国,尤其在福建,胃癌的发病率居恶性肿瘤之首,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更是人群普遍的现象。在临床上,约90%以上的十二指肠溃疡和70%以上的胃溃疡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而这与我们的饮食习惯有关,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经过口-口和粪-口途径,长期与患有消化道溃疡的患者同盘共餐,同杯共饮,被感染的几率很高。实验证明,消化道溃疡的患者牙中存在着大量的幽门螺杆菌,可以通过唾液或飞沫感染他人,尤其是共同进餐的一家人,所以,常常遇到家庭成员中有多人同患胃病的现象。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引起慢性胃炎,经历慢性炎症→萎缩→肠化→异型增生等多个步骤最终发展至胃癌,因此,及时发现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把好“入口关”可预防
    通常情况下,通过查粪便、做尿素呼气试验、抽血查幽门螺杆菌抗体三种方法可以筛查幽门螺杆菌。在治疗方面姚丽菁则表示,只要针对幽门螺杆菌治疗,很多严重的胃疾病都可以防范,治疗时一般选用果胶铋加奥美拉唑加抗生素等三联方法,用药时间应掌握在4~8周,保证疗程,才能彻底杀灭幽门螺旋杆菌。
    由于幽门螺杆菌传染的必经之路是口,因此如果能把住这个“入口关”,幽门螺杆菌的传染就不容易发生。


 预防措施:
 1.餐具要彻底清洗干净,如能煮沸或用消毒柜消毒则更好。
 2.饭前洗净双手。
 3.尽量使用公筷,每人一套餐具,可避免交叉感染。
 4.家长勿用自己咀嚼后的食物喂养婴儿,避免幽门螺杆菌经唾液传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