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06
凉草去火要因“体”制宜
这些凉草方子不妨试试看
□ 本报记者 林喜芳
酷暑一到,“上火”也成了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一旦“上火”,好多人立刻想到吃“去火”的食物、喝“去火”的药。商家也抓住人们的这一心理,大打“去火”牌:卖凉茶的大喊“怕上火,就喝×××”……各种有“去火”功能的产品琳琅满目。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教授林慧光说,夏天降火要因“体”而异,针对不同体质的人群,她也经常推荐一些针对性地去火的凉草方子。
草茶热销
泡饮凉拌皆宜
入夏来,福州南后街一带的凉草铺生意也十分火爆,经营茶饮的龚小姐告诉记者,市面上人们常喝的烧仙草的原料可网购,也可以在台江一带的农贸市场买到。
记者也发现,不少人家里有用青草树根做去火凉草喝的习惯。家住福州古田路的吴阿姨就经常从福清老家带很多干草来,她说,这些农村常食用的不知名的凉草,用来熬汤去火的效果很不错。
近日,记者在福州华林四桥碰到了用自行车装着两筐凉草吆喝叫卖的林女士。在聊天中,她告诉记者,这些凉草都是生长在北峰山上的,每隔几天就运来城里卖,多为鱼腥草和麦冬草,鱼腥草每斤3.5元,有时还会夹带卖其他草。“我今天一上午就卖了快100斤的鱼腥草,”林女士说,“购买者多是本地的中老年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什么草,早上一个老阿姨一下子买了30斤,而且还向我要了联系方式方便预订。”
正在购买凉草的一位老阿姨告诉记者,鱼腥草除了烧水泡茶喝,还可以用来做菜,特别是加上豆腐乳、木耳之类,适合清热解毒。
林慧光教授介绍,除了鲜鱼腥草,鲜马齿苋、鲜穿心莲、鲜紫背天葵、鲜苏叶、鲜薄荷等也都可以做成清热解暑的凉拌菜,做法简单,先洗净,再开水焯后,凉拌食用即可。
凉草方子针对饮
林慧光教授介绍,夏季空气温度高、湿度大,人体的基础体温比其他季节略高,所以容易上火,如果饮食不当(如高热量、辛辣、高脂饮食)或起居不慎、阳光暴晒、室内外温度差过大等,都容易引起一些内热症状甚至中暑,如牙疼、牙龈肿痛、鼻齿出血、疱疹、大便干结等症状。她推荐了几款普通群体防暑消火的凉草方子。
适合高温、高热环境中工作或生活的人群:藿香3克、菊花3克、白茅根3克、薄荷2克、乌梅1枚,将这5味药放入杯中,加350-450毫升开水,加盖闷泡30分钟。代茶饮,每日1剂,可供3-5人服用。芳香化湿,清热生津。
适合空调环境中工作或生活人群,平时贪凉饮冷过度的人群:藿香3克、香薷3克、穿心莲3克、生姜2片,将生姜洗净切厚片,与其他3味药共放杯中,加350-450毫升开水,加盖闷泡30分钟。代茶饮,供3-5人服用。解表祛暑,调和肠胃。
鲜嫩藿香叶15克,白砂糖适量。藿香叶洗净后放入杯中,
冲入滚开水200毫升,加盖闷泡15分钟,用白砂糖调味饮服。可用于暑湿病发热、恶寒、头痛体倦、恶心、腹胀泄泻等的辅助治疗。
林慧光教授提醒,作为药食两用的凉草茶饮料,因为有了药的功效,所以不是人人都适合饮用。身体阳虚及脾胃虚弱中焦虚寒的人须在医生的指导下食用,切不可因为暑热之扰而过食过用导致不良后果。如果出现中暑症状,如疲乏、汗出不止、口渴等,还是及时就医。小儿脾胃功能较弱,故应该注意用量,宜少量多次服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