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03
选对兴趣班
让孩子快乐成长
□ 本报记者 王君
刚满两岁的果果是个顽皮好动的孩子,近段时间妈妈发现,果果喜欢上了“涂鸦”,家里的墙壁上、柜子上、桌子上……到处都是果果的“作品”。妈妈想,果果一定是对画画感兴趣,都说孩子的教育要抓住关键期,是不是该让果果去参加一个绘画兴趣班呢?
很多年轻的父母不懂得怎么给孩子选择合适的兴趣班,是该根据孩子自身的喜好选择,还是该多选几个培养他们全面发展的能力呢?
按实际选兴趣班
记者走访了福州市多家幼儿培训机构及早教中心后了解到,目前儿童兴趣班根据年龄段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适合1-3岁幼儿的、以启蒙教育为主,包括绘画启蒙、音乐启蒙、舞蹈启蒙等;一类则是适合3岁以上孩子,以特长培训为主,包括语言训练、形体训练、手工艺术训练等。
福州东方爱婴早教中心校长王明琦表示,适时让孩子参加兴趣班,对扩大孩子交往空间、塑造孩子的个性品质等方面都是有益的。但家长在给孩子选择兴趣班时,应先征求孩子的意见,还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比如英语兴趣班就不适合3岁以下的孩子,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母语表达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词汇量掌握得还不够丰富,如果再加上英语,就会使孩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产生混乱感,甚至孩子会出现语序颠倒的现象。
给孩子选兴趣班,应坚持“适量”原则,想把所有东西都强加在一个孩子身上,孩子肯定会“消化不良”,甚至适得其反。王明琦说,曾经遇到一个天资聪颖的孩子,学东西特别快,妈妈为了让她更优秀,一股脑儿给她报了5、6个兴趣班,周一练钢琴,周二学跳舞,周三学珠算……结果孩子的抵触情绪越来越强,除了厌学外,还出现了用头撞墙等暴躁行为。
无意涂鸦变有意绘画
两岁半的芯子在一家早教班学习幼儿艺术课程已经3个月了,这项艺术课程以绘画方向为主,通过让宝宝观察素描、水粉画等作品,结合手工美劳、自由拼贴等方式,培养宝宝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该班陈老师介绍,对于2-3岁宝宝来说,他们的感知经验很少,不能凭空想象绘画,因此绘画之前,应该让宝宝对绘画对象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如宝宝第一次画“苹果”的时候,老师会先让宝宝看看苹果、摸摸苹果、闻闻苹果,再让宝宝开始画。在充分了解、认识绘画对象的基础上,宝宝才可以用画笔尽情演绎了他们眼中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家长要做的是引导宝宝渐渐说出自己画的是什么,使宝宝的无意涂鸦逐渐转变为有意绘画。
培养动手能力
玩泥巴是孩子的天性,众多儿童陶艺培训班也因此应运而生。记者从福州市八一七北路一家陶艺园了解到,由于陶艺可操作性强,对于初学的孩子,老师会带领他们从最基本团泥开始,引导他们捏一些贴近生活的物体。
该班毛老师说,3-4岁的孩子认得黄、红、绿等颜色,会对陶土捏、揉、搓、卷、压等,因此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器物。4岁以上的孩子开始出现一种探究心理,他们多半有造型的概念和较为理性的观念,他们可以用手将泥搓成长条,再把泥条围合起来,使它成为一种器物,或者更精细的搓、卷、压陶土,进行创造性的设计,比如做一间屋子,或者做一个有花纹的杯子。
毛老师介绍,学陶艺是手、眼、脑协调互动的过程,学陶艺的过程不仅可以增长他们的智力,还可以发展他们的感知力、观察力和创造力,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
选兴趣班莫跟风
王明琦表示,不少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有一种从众或是攀比心态:别的小朋友都去上兴趣班,不让自己孩子上,就等于孤立他了。其实这种想法对孩子不好,每个孩子个性都不相同,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同一种兴趣班,不要盲目跟风。
家长中还存在一种误区,认为送孩子去学习,是为以后上学做准备,就想着送孩子去学习学科类的课程,好让孩子多识字,会算术会英语。其实,如果孩子感兴趣愿意学当然最好不过,但若不愿意,或学得吃力,他会认为学知识是件很苦的事,反而对以后上学不利。因此,选择兴趣班时,家长应尽量避免那些偏重学科技能训练的课程,多考虑形式轻松、寓教于乐的素质教育课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