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海峡健康导报
海峡健康导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055
  • 关注人气:27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睡眠存在哪些盲区

(2010-04-01 15:08:53)
标签:

保健

安眠药

睡眠时间

肖迎春

健康

分类: 健康资讯

10904

睡眠存在哪些盲区
□ 海峡健康导报记者 王陈姗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睡眠障碍专科门诊负责医师肖迎春说,失眠患者常咨询:“我每天都没睡足8个小时,这样是否有问题?”、“我已经一个月没睡了,太痛苦了。”、“我每天晚上都做梦,是不是睡眠质量很差?”她表示,其实不少人对睡眠存在误区。


盲区一:每天要睡足8小时
    常见问题:人每天正常睡眠要睡8小时,而我每天只睡六个半小时左右,而且白天精力充沛,工作良好,我是不是睡眠有问题?
    肖迎春:每天需要多少睡眠时间,与每个人睡觉后第二天的精力是否充沛有关。事实上,每个人所需要的睡眠时间因人而异,且与每个人的遗传因素有关。极少人每晚只需睡5小时,就能精力充沛。而有些人可能要睡上11个小时,精力才够用。大多数人每晚睡眠在6小时-10 小时之间。只要保证次日精力充沛,保证学习、工作有效率,前一天的睡眠时间多少关系不大。


盲区二:做梦影响睡眠质量
    常见问题:我晚上都没休息好,做了一夜的梦。
    肖迎春:按传统观念,做梦是大脑不曾休息或休息不好的表现。其实,做梦并不是睡眠质量的指标。
    睡眠需要经历4个时机,梦是在快波睡眠期出现的一种必然的生理现象。而梦感则是指醒来后对梦中某些情节的回忆。梦感与情绪因素和性格特点有关。比如,性格内向的人,多将注意力集中于自身内部的感受,睡眠较表浅易醒或惊醒,常能回忆起生动的梦境;情绪抑郁、焦虑的人容易从梦中惊醒,因而自感梦多且睡而不实。
    对于这类患者,应用多种生理仪进行脑电波记录,他们的睡眠周期和正常人并没有差别,他们伴有梦的快波睡眠期所占的比例和实际时间也并没有明显缩短或延长。


盲区三:以为自己长期失眠
    常见问题:我已经一星期/1个月没睡了,太痛苦了。
    肖迎春:临床观察及实验结果都证明:长期失眠是不可能发生的。许多学者对这类患者观察后发现,“失眠”多与心理紊乱有关,他们对睡眠的期望值往往估计过高,而对实际睡眠时间又往往估计过低。实验测试时,失眠病人对有关睡眠参数的叙述与客观记录不符,不是夸大就是缩小。
    去年新闻报道一名男子十几年没睡觉。后来专家为他做睡眠测试,发现他零零碎碎的睡眠时间加起来和正常人是一样的。只是他可能每次只睡几分钟,自己都没发觉睡了。


盲区四:吃安眠药会上瘾
    常见问题:“经常服安眠药,会不会成瘾? ”、“吃了些安眠药后,睡觉有改善。后来自行停药,当晚便入睡困难。这是不是对安眠药有依赖?”
    肖迎春:无论是临床医生还是患者都对安眠药有误解。其实,只要用法得当,谨慎选择,完全可以避免药物成瘾出现。
    临床医师应该了解失眠的原因,针对病因治疗,而不是一听患者失眠,就用安眠药治疗。因为如果患者没有真正解决失眠原因,长期不加选择地服用安眠药,就有可能使患者形成药物依赖。
    不少患者在服用药物一段时间突然停药,会引起失眠,尤其是在服用半衰期短的药物、长期服药或者服用大剂量药物情况下。服用安眠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少药物剂量。一般停药过程要持续几周到几个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