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海峡健康导报
海峡健康导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055
  • 关注人气:27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开颅抽出颅内血块

(2009-10-14 15:31:03)
标签:

保健

颅内血肿

高血压

脑出血

腿脚不利索

健康

分类: 健康资讯

不开颅抽出颅内血块
让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免开刀 

名医简介>>
    任新海,福建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福建中医学院副教授。福建医学会福建显微外科分会委员、《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特约审稿人。在颅脑创伤外科、高血压性脑出血、脑肿瘤等方面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曾受邀在广西北海及北京等地做《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技术》专题讲座。有十余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专业刊物、会议上刊登、交流。

 

□ 本报记者 林锦旺 文/图


    记者从省人民医院获悉,该院神经外科任新海主任医师在福州市率先运用微创技术清除颅腔内血肿,针对高血压脑出血引起的颅内血肿特别见效,自从2003年开展该技术至今,已为200多名患者解除剧痛困扰,避免了造成瘫痪等严重后果。
    据统计,高血压脑出血全国每年新发病人数在160万人以上,其中男性发病略高于女性,且半数以上发生在55岁以后,病死率和致残率极高,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它逐渐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头号杀手。
    另据了解,该院近日为一名95岁高龄老人切除脑肿瘤,该患者是省人民医院目前脑肿瘤手术年龄最大的患者,在省内也不多见。


67岁老人瘫痪在床 原来颅内淤积血块
    福州某大学退休职工王依伯一天早晨醒来,突然感到头脑剧痛,嘴角歪斜,眼睛一边大、一边小,张大嘴巴想说话却无法说出,就连下床都没力气了。
    儿子将他送入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任新海接诊后判断王依伯性可能是“由于出血性中风”导致肢体瘫痪,丧失了运动功能和协调能力。
    很快,CT报告出来,进一步证实了他的判断,这名患者患的疾病在医学上叫做“外囊区的脑内血肿”,笼统而言就是高血压导致的脑出血,血液淤积在颅内,变成了压迫脑组织的血块,破坏了大脑的运动功能,所以就出现瘫痪症状了。

 

头上打个针孔 术后第二天就能举手抬脚
    据了解,对于高血压脑出血一直以来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国内外治疗脑内出血的主要方法是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即病人在完全麻醉状态下,切开大脑皮质,暴露血肿腔,进行血肿清除。但这种技术由于手术创伤大,时间长,故手术受到严格的条件限制,且术后康复缓慢,神经功能恢复差,影响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及生活质量。许多患者由于年龄较大,往往同时伴有心、肺功能障碍,不能耐受手术打击而放弃手术治疗。
    为了改变开颅手术的种种弊端,任新海率先在福州市内开展不用开颅和全身麻醉又能清除血肿的“微创血肿清除术”。
    该微创技术可使患者在头皮局部麻醉状态下进行,借助医用电钻,将一根特制的穿刺针从定位点直接导入颅内血肿腔中,快速建立引流血肿的通道,引出颅内积血,再通过针腔注入适量溶解药物(生物酶液化剂),血肿逐渐溶解后,脑内的血肿就可以借着颅内压力以及脑的搏动,将液化的血块慢慢排除颅外,剩余的血肿用注射器将其轻柔抽出。
    任新海指出,该技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轻微、安全易行、费用低廉、病人康复快等特点。能达到迅速清除血肿、及时降低颅内压、缩短血肿吸收过程、减轻并发症的作用。尤其适宜于年老体弱及一般情况差、不能耐受开颅手术的病人。
    福建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应用此方法,成功地为许多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解除了痛苦,同时相比开颅手术节省了大量费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王依伯颅腔内的血块位置在右侧大脑,严重影响了其左边肢体的运动功能。微创针从大脑右侧进入导入血肿腔后,成功排出了80%的血肿,第二天,微创针还未拔离,在病床上的王依伯表情兴奋,将他的右脚吃力地抬了起来,右手举得高高的。在这之前,不要说抬脚,就连稍微动弹一下就无法接受。


95岁老人走路常跌倒 原来颅内长4厘米脑瘤
    8个月前的一天,连江县95岁老人陈某,突然感到头晕和恶心,耳旁好像一直有噪音,四肢绵软无力,伴有呕吐、抽搐等症状,本来各项功能还算健全,一夜之间就变得举步维艰,一迈开步子就会跌倒。
    陈某到当地医院检查,医生说他头颅内长了一个肿瘤。于是,他只好去另一家医院接受“放射治疗”,治疗后症状并无明显改善。多方辗转,近日,家人把他送入福建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神经外科主任任新海当即诊断老人长的脑瘤叫做“枕部窦镰旁脑膜瘤”,并且直径已经超过4cm。肿瘤已经压迫了脑组织的运动区,导致患者出现了上述症状。任新海认为,必须尽快手术,否则有生命危险。


顶枕部开骨窗 脑组织完好脑神经无损伤
    任新海介绍,不管年龄大小,开颅手术本身就是高风险,更何况患者年龄已95岁,可见风险之大。他解释,高龄者的脏器功能逐渐退化,特别是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的老化,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变差。再加上手术麻醉对脏器功能的损坏,对这类高龄人群实施麻醉和手术其风险是成年人的几倍。
    而要手术就必须打开颅腔,“手术要做到脑组织无损伤,最大限度保证脑组织完整性,减小对脑组织的伤害。”任新海强调。
    手术开始,任新海手术刀从顶枕部入路,打开了一个大约6×7cm的骨窗。他发现肿瘤长在左脑,已经堵塞了矢状窦,并且侵入大脑。他剪开病变脑膜,按肿瘤和脑组织的正常边界将肿瘤剥离、切除。
    任新海说:“整个手术过程,患者的血压、脉搏、心率均没有大幅度的波动,这使我能完全投入到手术中,顺利完成手术。”
    手术可谓完美,患者只在ICU观察了一天,便转进普通病房。术后恢复也很快,5天后就可下地走路。老人现已康复出院了,没有因手术而造成二次神经损伤。


提醒>>
老人出现精神症状 应尽快就医
    任新海提醒,由于老年人大脑萎缩,脑部空腔较大。脑部长肿瘤后的中早期头痛症状往往很轻,并不易被觉察到,容易贻误病情,错失治疗肿瘤的黄金时间。脑部肿瘤压迫运动功能区会使患者出现腿脚不利索的表现,有的会出现精神症状。所以,当老年人出现头痛、腿脚不灵便等症状时,很可能是脑部长有肿瘤引起的。患者应当尽快到医院检查,在第一时间确诊病情,及时治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