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兴起效仿胎儿呼吸养生术
“胎息术”强身防病
7218
□ 本报记者 林锦旺
一种被称为“胎息术”的奇特养生在福州兴起,和“太极拳”、“八段锦”等一样,被一些人当作日常健身方法,据说可达到瘦身效果。福建中医学院养生专家表示,“胎息术”关键在于掌握方法,若操练正确,可起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胎息术又称胎息法,始于我国唐宋时期,是指效仿胎儿的呼吸。胎儿不用口鼻呼吸,而是通过脐带与母亲的任脉相连,任脉和肺部相通,肺部与鼻腔相通,母亲呼吸胎儿也在呼吸,气体交换都通过脐带往来,这是胎儿的特殊呼吸代谢方式。
记者在福州某养生馆目睹了“胎息术”的操练方法,操练者为该养生馆负责人黄女士。她双手擎在半空,全身呈静止状态,只见她的腹部开始耸动,好像肚皮下藏着躁动不安的波浪,这时全身出现晃动,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将她剧烈摇晃。这是“启动胎息”。
“练习胎息术是由动入静的过程,启动胎息时用口鼻呼吸,渐渐进入状态时会觉得口鼻呼吸越来越微弱,最后便毫无喘息之声,身体也慢慢静止下来,最好的姿势是盘腿坐姿”,她说,“早晨经常到金牛山公园,坐在草地上练胎息,一坐就是一个小时,过路人以为我在做瑜伽冥想。”
黄女士今年28岁,三四年前开始练“胎息术”。她告诉记者,目前福州有100多人在练习胎息术,年龄在20岁到70岁之间,以女性居多。通过练习胎息术,老年人为了祛除慢性病,中年人为了防病养生,年轻女性则为了减轻体重。但是,练习的结果往往与他们的初衷不同,“我母亲练了一个月,瘦了10多斤,若我认真练胎息,我是越练越自然素食,食量少,但精力旺盛,不会有倦怠之感”。
专家指出,胎息法主要是通过意受丹田的方式来延缓呼吸频率,以养神益气、祛病延年,即所谓的腹式呼吸。但不少练习者只停留表面,不能耐久锻炼,往往隔几天练一次,效果并不突出。他介绍,胎息锻炼方法繁多,简要地分为闭息法和调息法。
闭息法:初练者可先用鼻缓缓吸气,吸气极满后闭目不息,随即默数数字,自一至百以上。当屏息至不能再闭时,则以口缓缓吐气。无论吸气或吐气,均应做到悠长细微,以鸿毛置于鼻孔处纹丝不动为标准。
调息法:采取盘坐式或平坐式,两掌相叠,掌心向上,拇指相扣,置于下腹部,或覆掌按于两膝上。舌头抵住上颚,先取自然呼吸,并默数呼吸,由一至十,反复进行。待进入浅度入静状态后,改用腹式呼吸,逐渐做到呼吸匀、细、柔、长。练习后,不可骤然起立活动,应先摩面、擦耳或摩摇关节后,缓缓睁目起身,使入静与清醒有一缓慢交替过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