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福建省首个戒烟门诊
开诊3次,接诊5个烟民,2人需要治疗
□ 本报记者 林锦旺
文/图
“即日起绝对不能再抽一根烟,您做好戒烟准备了吗?”
这是福州肺科医院戒烟门诊主任杨之怡在接诊每个烟民时的第一个问题,肯定者则需要填写《戒烟筛查评估表》。得分6分以下者,杨之怡建议不必接受药物治疗,靠自己意志和毅力便可戒断;得分6分以上者,除了药物治疗,还必须进行心理辅导。杨之怡指出,药物治疗仅仅是戒除对烟草的生理依赖,解除烟民的心理依赖才算真正戒烟。
杨之怡介绍,福州肺科医院戒烟门诊为我省首家戒烟门诊,设立于去年12月底,每周开诊半天(周二下午),已开诊3次,接诊5个烟民,包括4名男性和1名女性,年龄在30岁到50岁之间。其中只有1名男性和1名女性愿意接受治疗,分别来自南平市和荷兰。
杨之怡告诉记者,主动来戒烟门诊咨询的烟民目前还没有,5个烟民都是因为体检发现肺部或支气管异常后怀疑与吸烟有关才来问诊的,他们都懂得吸烟的危害,也曾经尝试过戒烟,但均未成功。
5个烟民为何只有2名接受治疗?烟民在戒烟门诊需要走怎样的“就医”程序呢?记者走访了与福州肺科医院门诊1楼的戒烟门诊。
戒烟后体重增 为减肥而复吸
许明(化名)女士目前正在接受治疗,今年春节她从荷兰回国,到福州肺科医院进行体检后发现肺部有一个结节,医生告诉她可能与长期吸烟有关,建议她在接受肺部治疗的同时戒烟。于是,许明走入戒烟门诊。
许明今年36岁,从20岁左右便开始吸烟,是老烟民。30岁以后,许明发现皮肤呈暗黑,怀疑与吸烟有关,34岁时她终于戒断。但是,接下来两个月,她的体重增加十几公斤,原本苗条的身材逐渐走样。她认为与戒烟有关,而吸烟可以迅速减肥,于是她“重操旧业”。目前她的身材已经恢复,但肺部多了一个肿瘤。
另外4个烟民和许明一样也有各自的戒烟史,但是因为各种原因终告失败。杨之怡指出,这5个烟民仅凭意志来戒烟,也有一部分人通过服药戒烟,但实际上每个烟民的情况不同,只有对他们的情况进行评估,才能选择合适的戒烟方式。
是否需要治疗 烟民“面试”评估
许明在《戒烟筛查评估表》第二部分“尼古丁依赖检测量表”的分数为8分,这意味着她对尼古丁的依赖水平已经很高。据测量表显示,对尼古丁的依赖水平分为很低(0—2分)、低(3—4分)、中度(5分)、高(6—7)、很高(8—10分)。
杨之怡介绍,该测量表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经过长期论证得出,大于等于6分即被认为是尼古丁高度依赖,必须接受疗程3个月的戒烟治疗。而小于6分的人则表示尼古丁依赖较低,只需稍加指导,靠意志力便可戒断。在接诊的5个烟民中,有3名分数小于6分,只有两名大于6分。
与自己签协议
承诺完全戒烟
杨之怡强调,无论采取何种戒烟方式,最重要的前提是“我愿意戒烟”。
得知对尼古丁依赖水平很高时,许明慌了,要求治疗。杨之怡提供给她一张硬纸板,上面印着一式两份的《戒烟承诺书》:“我与自己签订的戒烟协议书,我向自己承诺完全戒烟”,底下是戒烟开始的具体时间和承诺人、保存人签名,一份由医生保存,一份由许明自己保存。
杨之怡告诉记者,大部分老烟民为中青年,他们应该知道“承诺”是必须承担责任的,很多烟民一开始迫切戒烟但到后来却无法坚持,就是因为缺乏坚持的责任感。《戒烟承诺书》对这种责任感的建立是有一定帮助的,让烟民在想抽烟的同时想到自己是承诺过的,而且对象是自己,不能欺骗自己。
一氧化碳检测 获得用药剂量
在《戒烟承诺书》上签名之后,许明又被告知要检测口腔和肺部内的一氧化碳含量,决定戒烟药的服用量。由一氧化碳检测仪来操作,许明深呼吸,在这台仪器前呼出一口气,检测仪很快得出结果。医生告诉她,像这种情况,必须3天吃一片伐尼克兰,2个星期以后再来门诊检测一次,如果一氧化碳减少,第二次来门诊可在一个月以后。
据杨之怡介绍,目前处于一线的处方戒烟药有3种:尼古丁贴片、抗抑郁药和伐尼克兰,我省去年引进伐尼克兰。
近日,记者在位于福州市华林路的康利达药店看到伐尼克兰,为美国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蓝色药丸,该药店人员介绍,该药分为“启动装”和“维持装”两种产品,目前“启动装”已经售完,“有很多人买”。记者问及如何服用时,人员简单回答:“一天一片”。
“既然药店可以买得到,那么还需要戒烟门诊开药吗?”记者问。
“伐尼克兰毕竟是药,会产生不良反应,一些烟民认为自己只要有烟瘾就必须服药,因此盲目服药,如果对尼古丁依赖还只是中度以下的烟民也去服用,药物所带来的副作用可能比烟草带来的危害还大。”杨之怡回答。
她指出,有些烟民必须一天服1片甚至两片,有些烟民几天1片,这需要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来判断。另外,烟民在戒烟过程中出现诸如头晕、情绪低落、食欲下降、精神萎靡等症状,而戒烟门诊医生随访,可以提供对症的心理辅导。
戒烟门诊医生 成心理咨询师
杨之怡告诉记者,每周二下午,她都要给签署了《戒烟承诺书》的烟民打电话随访,获知他们的戒烟情况以及戒烟过程中的不良情绪,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记者了解,包括杨之怡在内的戒烟门诊医生,定期邀请省内知名心理专家来医院讲课,学习如何增强烟民戒烟信心。
杨之怡表示,药物治疗仅仅是戒除烟民对尼古丁的生理依赖,这是可测量出来的,而烟民的心理依赖则无法量化,相对而言更为复杂,因此戒除心理依赖是循序渐进的,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
改变吸烟习惯 从写日记开始
除了《戒烟承诺书》和一氧化碳检测报告单,许明还拿到一张《戒烟日记》,要求她写的却不是如何戒烟的过程,而是在无法把持的情形下吸第一支、第二支、第三支……的时间、情形、心情等内容。
杨之怡指出,不少烟民很多年养成的吸烟习惯一时很难改变,戒烟过程中难免出现把持不住的情形,因此,将这种情形记录下来,这样做可了解他们吸烟的习惯,然后才能打破这种规律。《戒烟日记》适合广大烟民。
相关链接
去年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开设戒烟门诊
去年,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江苏、上海、浙江、安徽、辽宁、黑龙江、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重庆、云南、陕西、甘肃、新疆在内的23个省、市、自治区均已开设了戒烟门诊。(新华)
辽宁省:锁定患病烟民
人民医院戒烟门诊专家郝文君表示,开设戒烟门诊的目的是:帮助那些已经因吸烟患上了严重的心、肺、脑、癌等疾病的人,能在后续治疗中摆脱尼古丁。”
据《沈阳日报》
重庆市:开诊半年仅百人咨询
戒烟门诊数据显示,该市戒烟门诊开诊半年来,仅有百余人咨询。专家赖富华认为,戒烟门诊门可罗雀的很大原因是宣传不够。据《重庆晚报》
上海市:约70%戒烟成功归功医生
该市58家控烟门诊数据表明,戒烟成功的病例中,大约有70%要归功于医生的帮助。通过联合心理、行为以及药物治疗,可以让戒烟成功率至少翻一番。据《文汇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