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给我的启示
(2024-04-22 16:32:59)
					
											标签:
																				
                            看电影给我的启示 | 
					
看电影给我的启示
作者|定南针
昨天孩子参加了小记者观影活动,电影看完了,我并没有问她观影的感想、观影的心得和内容。
现在我才刚刚想起来,这是我的失职,孩子看过之后肯定会有自己的理解想法,应该主动问孩子看的什么内容,有什么感想,让她聊一聊。看过就算看过了,我没有问,她也没有说,这电影看得就没有什么意义了,应该让孩子聊一聊她都看的什么,能否把电影的梗概给我们讲一讲。
这既是对她归纳概括总结能力的一个锻炼,也是她对电影内容进行回顾梳理的过程。缺少了这个环节看场电影的意义就没有那么大了。
我应该主动贴上去问她都看了什么,爸爸也想看,在看之前你给剧透一下,给我讲讲,这样可能就会激发孩子讲出来的兴趣了。
要想讲出来那必须得看明白,理解中间的故事情节人物角色等,如果只看个热闹是讲不出来的,在孩子没有想起来要给我讲的时候,我就应该鼓励孩子让她讲出来,哪怕她讲得前言不搭后语,但只要能复述出来,按照自己的理解说不全也行,总比看过之后没有自己的理解没有自己的看法,什么也没有留下强。
我们那个时候一年还看不了两场电影,听说哪里放电影了不管十里八里都会和三五好友结伴去看,在回来的路上我们就会对看过的电影进行复盘、回味、梳理,那些个精彩的片段,反复咀嚼咂摸,还有那些经典台词都会反复模仿练习,虽然看的电影不多,但都印象深刻,至今依然津津乐道。
现在条件好了,不仅可以天天到影院看电影,而且还可以通过网络观看,只要想看可以随时随地观看,观看的条件是改善了,但给人留下的印象并不深,记忆中的还是儿时农村和伙伴们跑十多里地去看的电影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最深。
主要原因可能就是看完电影回来的路上我们一边议论一边对电影进行复盘,把电影内容转化成了自己的一部分,能把它讲出来本身就是一消化吸收的过程,现在看过电影后已经没有人这样做了,已经没有这个条件了,至多一家人会讨论一下,参与度极低。也就不可能入脑入心,不可能留下深刻印象的。
女儿昨天看过电影既没有主动给我讲看的内容,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感悟,我也没有启发诱导她,让她讲出来,其实并没有达到看电影的效果,也没有让孩子留下极深地印象。
讲的过程就是一个再思考再加工的过程,对内容进行梳理回顾,然后加上自己的理解看法,将语言组织好,再表达出来,确实需要一种能力,概括、总结、消化、吸收的能力。
这个能力用在学习上照样可以产生奇效,这些天来我去接她时,就会问今天老师讲的都有什么,刚开始她回答不上来,说忘记了,我就给她讲,老师讲什么一定要记住,要记牢,如果记不住就要利用下课时间再熟悉再学习再识记,不能一问三不知,后来孩子能说上来一点了,我就适时鼓励,她只要能讲出来,不管讲的质量怎么样,都要及时给予鼓励。只要能讲出来,哪怕是一点,就是进步,说明她在认真听讲,认真记,只有进行消化吸收了才能讲出来,先不管讲的质量,先把习惯培养起来,有了这个习惯就是要让她有意识地把知识进行梳理加工变成自己的东西。
能把自己会的东西讲出来,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复习,是学习的一种好方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