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语言揭秘:官方公布的赵登用“报复社会”证据不成立(技术分析帖)

(2012-05-15 16:10:11)
标签:

杂谈

(提示,不想看前面的,请直接跳到六看后面的语言、心理分析)


一、引言:

求真相的道路,是一种官民的智力博弈,涉及到常识推断、事件调查、逻辑分析、心理分析,以及其它的技术分析。

 

二、分析的背景:

云南巧家县官方此前说爆炸案嫌疑人是赵登用,而且说他“性情孤僻,言行极端,悲观厌世,有仇恨社会、报复社会的情绪”。

 

这一说法,由于没有给出关键证据,引起媒体和无数网友的质疑。我撰文《心理揭秘谁是云南巧家县爆炸嫌疑人》指出,根据一个人“报复社会”的心理,或者“自杀性炸药袭击”根本就不是赵登用干的,或者是他干的,但并非像官方所说的那样是“报复社会”。

 

总之,官方的说法并不成立。

 

为回应这一质疑,14日下午5时,巧家县委宣传部、巧家县公安局等部门召开“5·10”爆炸案通报会。警方公布了赵登用的QQ聊天记录,以及日记等有关证据和材料。

 

而在案情通报会上,巧家县副县长、公安局长杨朝邦以一个局长的名义和自己的前程来担保,赵登用就是此案的嫌疑人。

 

很好。赵同学“报复社会”的证据亮出来了,特别是朝邦同志,拿出了以前程担保的大无畏精神,这在中国的舆情应对中是不多见的,恕我无知,杨局可能是第一个。无论怎样,我对杨局表示佩服,我想大家也应该给杨局一点掌声。

 

三、分析的思维:

 

那么,媒体和网民是不是可以闭嘴了?就算还在质疑,恐怕在心理上也输了一着,徒剩一种姿态,一种本能的对官方的不信任。

 

我确实很遗憾地看到,很多人对这一新说法的质疑,并未构成对巧家县官方有效的反驳,还在官方的动机里打转。

 

但我们真不必认定官方就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动机(虽然事实上也许如此),不必在缺乏足够的逻辑推理、心理分析的情况下就说官方是为了掩盖野蛮拆迁的事实,一口咬定赵同学就是嫌疑人。

 

我们要的是真相,正义,要做的是:假定官方的说法不是编的(因为在信息严重的不对称中,逻辑上你很难断定就是编的,而且无法排除人家警察叔叔也是在认真调查),然后从中找出破绽。

 

因为,一个人说谎,或先入为主地给出一个结论,然后找“证据”去证明它成立,是一定有漏洞的。

 

四、官方给出的证据:

 

好,我们来看一下官方所给出的赵同学“报复社会”的证据。


QQ聊天记录:

 

1、“社会之残酷越来越让我要暴乱了。我不知道在我实在混不走的时候会有多少人死于我的手下。”

 

2、“我啊,本来是好心人,可是,社会教我不要做好心人,如果有一天我觉得什么都没意义时,那些人又会好过吗?”


QQ空间:

 

3、“从九岁到现在,老子和那些杂种打了几百次架……老子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只有健康的体魄,难道这些杂种只知道社会有钱什么都能办,难道你不知道我不能过你的后果会怎样吗?”

 

4、“我坚信,要在沉默中爆发,这世界缺少某些人照样要转……难道只有自己有难题,别人都是一帆风顺吗?社会啊社会,为什么安排那么多天才啊。”


五、分析一:

 

嗯。赵同学的言论很恨很暴力是不是?官方的逻辑推理是:这些话足以表明赵同学具有“报复社会”的心理动机。而有这种心理动机,当然去玩“自杀性炸药袭击”就完全可以理解。动机问题解决了,剩下的,只是技术细节问题,比如他因为什么事(和野蛮拆迁无关的事)而去实施“报复社会”的伟大抱负。这方面的工作,相信警方已经在做或继续在做,不日或将披露。

 

我已经在《心理揭秘谁是云南巧家县爆炸嫌疑人》一帖证明,假定官方的说法成立,赵同学确实有“报复社会”的情绪和动机,那么,他不可能是去便民服务大厅这类空间里玩“自杀性炸药袭击”。因此,官方要认定赵是嫌疑人的话,必须修改说法,而要坚持这种说法,必须推翻赵是嫌疑人的结论。

 

另外,假定这些证据都是真实的,而且的确表现出赵同学多么的具有“报复社会”的冲动,同时假定我的质疑也不成立,即一个“报复社会”的人会违反他根本无法违反的心理规律,突然间精神失常,跑到政府的便民服务大厅里玩“自杀性炸药袭击”,从逻辑分析上,其实也无法得出他就是嫌疑人的结论,因为一个人以往的某些要“报复社会”的话,在时过境迁后,能否不再是一种心理背景,而是直接成为他的行为驱力,并在某一事件的刺激中引爆,这中间,存在一个逻辑断裂。

 

弥补这个逻辑断裂,坦白说,无论对于官方,还是媒体、网民,都是困难的,因为我们要调查赵同学在说这些话后,尤其是他结婚后的心理和行为表现。

 

基于这个困难,我不想像很多人一样在逻辑上质疑官方:你能从一个人几年前的牢骚或“报复社会”言论就推定他会“报复社会”并成为“自杀性炸药袭击”的嫌疑人吗?

 

我想质疑的恰恰是:这些话,并不是赵登用同学仇恨社会的表现,根本就没有表明赵登用具有“报复社会”的心理动机!也就是说,官方根本不能拿这些话来作为赵同学具有“报复社会”的心理动机,并且是爆炸案嫌疑人的证据!


六、分析二:

我们来看看这些证据。从最大限度地对巧家官方公平和对他们的尊重来说,我只挑赵同学说过的最狠的,即最能证明官方所说的赵同学具有“报复社会”动机的那些话。

 

1、QQ聊天记录里面的“社会之残酷越来越让我要暴乱了。我不知道在我实在混不走的时候会有多少人死于我的手下。”

 

大家看到没有?确实看上去对社会充满杀气。

 

但它是聊天记录里的,这意味着,赵同学是在和他人QQ对话时说的这句话,从官方公布出来的打印稿看,日期好像是2010年5月2日20:53(打印稿比较模糊)。

 

那么,既然是对话,显然除了这句话,赵同学还有其它的话。我们不能要求官方公布和他对话的人是谁,及他和赵同学说了什么,但为什么不公布赵同学其它的话呢,因为这句话是嵌在他们对话的语境中的,从语言分析上说,其含义受制于具体的语境,不能单独理解和把它从语境中抽离出来,作为“报复社会”的证据。

 

好吧,我们也不为难官方,就只盯这句话。但这里也有一个致命的问题:

 

从对话的角度上说,当赵同学在QQ里对另一个人这样说时,预设了这个人是他值得信任的人。从这句话本身的表达、含义来说,可以排除他是对一个陌生人所说。因为对一个陌生人说,两人没有心理上的联系,在心理上毫无意义,无法获得表明自己也有种,或想得到倾听、安慰的心理效果。

 

而从语言和心理的关系来说,我想请大家注意,当一个人说要“报复社会”,放出狠话要干一件惊天大案,要让多少人死于他的手下时,他的“倾听对象”,绝对不是他的亲人、朋友等值得信任的人,而是他骨子里认为平时就打击过他,或想嘲笑、鄙视他的人。无论他最终是否“报复社会”,这句话本身,就具有了报复的心理效果,因为它让一个人在心理上瞬间对于社会处于进攻姿态和威胁的角色,具有了心理优势,发泄了耻辱。

 

而如果他是对亲人、朋友说,我们可以绝对断定,他虽然有报复社会的冲动,但骨子里,其实是想找一个理由,阻止自己去这样干。

 

真相是:他所说的这句话的心理意义,并非是向别人表明自己具有报复社会的想法和决心(因为他在亲人、朋友面前说这些话,如果是要玩真的,他在心理上就会体验到自己不是一个好人,不负责任,会有道德压力),而是把以往所遭受的耻辱、挫败,尽情发泄,向别人倾诉,以得到别人的安慰和劝解。这样一来,他可以说出任何狠话,因为他体验到自己并不真的去做,所以说出来不会有道德压力。

 

在这类情境中,任何一个在生活中受到鸟气,遭到挫败的人都可能说出狠话,而且越狠越爽,但他并不会去干。这就是很多人在生活中都说过很多狠话,但也没见他变成一个暴徒的原因。


也就是说,赵同学所说的“报复社会”的这句狠话,其实只是一种对自己的挫败的“语言疗法”!

 

所以,哪怕仅仅从这句话上看,它也不表明越同学具有报复社会的动机,根本不能成为官方的证据!

 

另外,可以补充一点的是,赵同学说这句话时是2010年5月2日,但在这一年的4月,他就已经带着老婆(没结婚证)从昆明回了巧家县城做苦力,也就是说,无论他以前有何种挫败,是如何地“混不走”,是如何地想“报复社会”,他有老婆和回老家这两点,在心理上的意思是,他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接受和认命了。时隔一个月,突然变得想要“暴乱”,合理的解释只能是受了什么事情的刺激,然后找人说话疗伤,而非真的要让多少人“死于手下”。

 

可以作为这一点的解释是:时隔一年多以后,2011年12月7日,他在工地上为工钱和别人打架,被警方行政拘留3天。如果他真要让“多少人死于手下”,他不会和别人只是打架,而且,已经有多少人死了,不会等到2012年5月10日。


2、QQ空间里的日志“从九岁到现在,老子和那些杂种打了几百次架……老子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只有健康的体魄,难道这些杂种只知道社会有钱什么都能办,难道你不知道我不能过你的后果会怎样吗?”

 

这段话的日期是2010年1月23日16:39,那时候,他还没有回巧家县城做苦力。看起来,同样杀气腾腾啊。

 

但很遗憾,这段话同样是从一个语境里抽出来的,并不完整。

 

完整的段落是:

 

“大家看日记别说我无礼,我所骂的都是那些流氓。我造他妈,老子也走过二十几年,不是老子没有奋斗。回忆起来,老子一直都被那些流氓欺负,从九岁到现在,老子和那些杂种打了几百次架,老子忍性很强,可是这些流氓为了不让我超过他,竟然用这卑鄙的手段来欺负我。打我,老子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只有健康的体魄,难道这些杂种只知道社会有钱什么都能办,难道你不知道我不能过你的后果会怎样吗?我告诉流氓们,不要嫉妒别人,人急了是不顾后果的。”

 

看到没有?A、赵同学在一开始,就说请大家看日志别说他无礼。这是什么意思?

 

从语言和心理的关系来说,他来这一句开场白,在心理上以前一直把自己体验为是一个好人,而且在说这段话时,仍然把自己体验为一个善良、老实、有素质的人,害怕别人认为他是一个素质低下,充满暴力思想的人。他在骨子里就瞧不起这种人,在心理上,也要阻止自己去这么做。

 

他说那些欺负他的人是“流氓”,从语言上也反而印证了这种心理。当他说别人是“流氓”是,有一个自己是被欺负的正直好人的体验。

 

这在心理逻辑上,虽然存在着会让“流氓”死于手下的可能,但已经绝对排除了他会让无辜者也“死于手下”的可能!就是说,这段看起来是要“报复社会”的话,和两年以后,即2012年5月10日的那场发生在便民服务大厅的“自杀性炸药袭击”在心理上毫无联系!这段话不能成为他就是嫌疑人的证据!

 

还有,B、这一整段话,放在QQ空间里,是他说给自己听,也是说给那些可以看到空间的人听的,这些人,同样都不是他想象中打击、欺负、嘲笑他的那些人。同样,从语言和心理的关系上,这些话也只是具有“疗伤”的功能,而不是表明要去让多少人“死于手下”的决心。

 

更重要的是,这段话,从语言的指涉上看,是有明确所指的,他即使要报复,报复的也是欺负他的“那些流氓”,针对的是特定的人或人群,而非抽象的“社会”。就是说,这段话本身就不表明赵同学具有“报复社会”的动机。

 

而且,在爆炸案中死去的那些人,不是他所说的“那些流氓”吧?


七、结论

 

综上,巧家县官方对媒体和网民有回应,而不是一副“老子就不尿你”的POSE,还是值得鼓励的。但是,同志们,在找证据时,同样,还是要懂点心理分析啊,要不然,还是不能证明爆炸案就是赵同学干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