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生源差”的学校:80%的老师会犯同一个错误

(2025-10-14 10:00:19)
标签:

杂谈

情感

分类: 杂谈
在“生源差”的学校:80%的老师会犯同一个错误

在“生源差”的学校,

教学最大的痛点并不是学生多么差,而是老师的潜意识——“教了也不会”。

80%的老师“重管理而轻教学”。

当管理成了难题,教学的精进和教师的自我成长就在日复一日的纪律拉扯中悄然瓦解。

是什么?

老师的精力被“管住人”过度消耗,教学就会被动退化。

作业收不齐、上课睡觉、课间打闹、迟到旷课、玩手机……这些现象天天如此;点名、罚抄、请家长、写检讨、班会训话……耗费了老师大量时间和心力。

教师产生“教了也白教”的无力感,教学动力自然就会下降。

教案、学案常常沿用以前的版本,缺乏再打磨和再思考;遇到复杂题目直接跳过,“讲了也听不懂”成了难题不讲的心理暗示;课堂语言随意,环节松散,缺乏节奏感与吸引力;全班统一进度,尖优生“陪读”,后进生“陪坐”。


为什么?


当“管理焦虑”压倒“教学信心”,教师就放弃了专业突围。

“重管理而轻教学“,不是教师不敬业,而是他们在系统性困境中,本能地选择“看得见的成果”——管出秩序,而非教出能力。

把80%精力花在维持纪律、催交作业上,教学专业性被稀释。


备课投入与课堂反馈不成正比,挫败感的累积让老师变得消极——教学目标从“学会”降为“记住”,从“理解”降为“背诵”。

“反正听不懂,讲太深浪费时间。”教学内容不断降维,最终只剩“背公式+抄答案”,课堂沦为知识搬运现场,思维训练彻底缺席。

“出成绩难”导致“科研无望论”,教师主动放弃专业成长,业务能力停滞,沦为知识搬运工。



不是学生不配好课,而是教师先放弃了让他们“配得上好课”的可能。


怎么办?



在“生源差”的学校,教师唯一的突围路径,是把自己当成教学最大的“变量”, “管得住”和“教得好”一个都不能少。



策略一:提升教学素养,重建课堂权威



精心备课——拒绝“照本宣科”,把“学生听不懂”作为备课起点,拆解难点,设计“阶梯式问题链”。

采用“低台阶、小步子、勤反馈”的教学策略。

宁可“步步慢”,也要让学生“步步实”。

讲得精而少,才是讲得好。



精练讲课——让课堂精致而精彩。

压缩管理语言,放大教学语言。

少说“别说话”“坐好”,多说“我们来看看”“你发现什么”。

用教学本身的吸引力,替代纪律压制。

设计“高参与度”环节,让学生“动起来”,卷入课堂。



精准练习——“有限精力”瞄准“核心题目”。

不做“题海”,做“题眼”。

每次练习只选“典型题”,覆盖核心方法,反复练透。

拒绝“网上随便下一套”,每道题都要有明确目的。

错题即资源,建立班级“错题银行”,定期复盘,把学生的错误变成教学的起点。



教学的高度,决定了学生思维的高度。



策略二:优化教学策略,用“获得感”树立“自信心”



推行分层教学——拿走压死骆驼的那根稻草。

让每个学生都能“完成任务”,获得正向反馈。

成功是成功之母,与从失败走向成功相比,学生更容易从成功走向更大的成功。



推行小组合作讨论模式——划分4-6人平行小组,让先进带动后进。

优生在给后进生讲解中优化了思路、融合了知识;后进生在优生的带领下,逐渐找到方法和兴趣。

教师退为“提问者”,让学生在争论中建构知识。

当学生开始为自己的答案辩护,他们就已经在学习了。



策略三:深化教学研究,用输出倒逼思考



开展小课题研究,问题即课题,把教学痛点转化为可研究的微型项目。

开展教学法研究,让教法与学法相互适应,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不断反思,迭代优化。

开展优秀案例研究,用文字记录“最成功/最失败”的教学案例,打造自己的《草根教学手记》,逼自己系统反思。



教学研究不是名校教师的特权,而是所有教师对抗平庸的武器。




成功源于坚持



教师最大的可怕,不是没能力,而是缺信心。

教学这件事,不是西西弗斯滚石上山;而是农夫春耕秋收。我们无法代替种子生长,但可以提供阳光、雨露和沃土,相信在某个不经意的清晨,新芽自会破土而出。



只要认准了方向,就只管风雨兼程。

闭着眼睛想想,你的努力和坚持,让学生眼睛里闪出求知若渴的目光,让学生几年后升入梦寐以求的大学,让自己的业务精进且结硕果,那份源于师生彼此成就的幸福,便如春水般盈盈漫过心田。



在“生源差”的学校——

教师最大的价值,不是把学生“管住”,而是把课“教好”;

教师最大的悲哀,不是天天累于管纪律,而是因为自我降低标准错失了一个更好的自己。



教师永远是教学最大的变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