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抓成绩的5项核心基本功!
(2025-08-27 15:55:16)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谈 |
教师抓成绩的5项核心基本功!
面对抓学生成绩,你是不是也常常感到无力?
同样的备课,同样的怒吼,为什么别的班总是风生水起,而你的班却像一潭死水。
在不同的学校上过公开课,我发现:生源和家长是很关键的因素。
然而,这是我们无法改变的。
我们能改变的,是修炼基本功,从基础开始,帮助学生提升成绩!
01 抓专业素养
你站得有多高,学生才能走多远。
最怕的不是学生不学,而是当孩子睁着一双求知的眼睛望着你时,你心虚了。
所以我们需要深度钻研教材,不仅是知道“讲什么”,更是要搞懂“为什么这么讲”,讲清知识点背后的逻辑。
同时紧跟考情趋势、吃透考纲。
这不是为了投机取巧,而是为了让学生的每一次努力,都能踩在点上,不白费力气。
你站在知识的源头,才能给学生一碗清澈的活水;
你在专业上偷的懒,都会变成学生成绩单上,明晃晃的遗憾。
02 抓教学常规
把最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就是不简单。
我们总想寻找什么教学的“独门秘籍”,却忽略了,真正的秘籍,就藏在日复一日的常规里。
备好每一节课
你的教案,是为了应付检查,还是为了成就学生?
从环节设计到课堂练习,精心准备的课堂,本身就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
上好每一堂课
仔细想想:
你的课堂上,学生是激情澎湃,还是昏昏欲睡?
是思维的碰撞,还是你一个人的独白?
前段时间认识一位数学老师,他带的永远是学校很弱的班级,但每次考试,总能冲进年级前三。
大家去取经,发现他没什么特别的,只是把备课、批改、讲解这些小事,做得很细致,并且他已经坚持了二十年。
他从不搞花里胡哨的活动,但他批改过的作业本,上面的红字很多。
亚里士多德说:“我们重复做什么,我们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
优秀,从来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恰恰是所有朴素坚持的回响。
03 抓师生关系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你有没有发现,你越是讨厌哪个学生,他的这门学科成绩就越差。
他不是跟知识过不去,他是跟你过不去。
我曾带过一个男孩,全班最头疼的人物。上课捣乱,不交作业,所有老师都觉得他“废了”。
有一次我把他叫到办公室,没骂他,只是问他:“你最近是不是有什么不开心的事?”
他愣了一下,然后眼圈就红了。
原来他父母正在闹离婚,家里天天吵架,他根本没心思学习。
从那天起,我不再只盯着他的作业,而是每天找他聊两句,问问他今天心情怎么样,食堂的饭好不好吃。
期中考试,他的数学及格了。
正面管教体系创始人鲁道夫·德雷克斯说过:“在纠正孩子的行为之前,先要和他的情感建立连接。”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当你能真正走进一个孩子的心里,知识的传递,才变得顺理成章。
04 抓学生习惯
学校宣传栏的一句话记忆犹新:“播下一个行为,收获一种命运。”
抓成绩,最笨的方法是题海战术,最高明的方法是抓习惯。
与其天天跟在后面催作业,不如花一个月,教会他们如何做计划,如何管理时间。
与其反复讲解错题,不如花几节课,教会他们如何建立自己的“错题本”,如何从错误中挖出宝藏。
当学生养成了预习、复习、专注、思考的习惯,他的学习系统就建立起来了,就像安装了一个强大的“驱动”,能自我运转,自我提升。
这才是你送给他们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05 抓即时反馈
教学最怕的就是“延迟满足”,不要想着以后再肯定、以后再表扬。
一次小测、一次提问、一次作业,都要有快速、精准的反馈。
让每一次努力,都被看见。
比如:课上表扬要具体,批评要对事不对人,让学生明确知道,自己好在哪里,又该往哪里去。
除此之外,还要对自己进行反馈。
课后反思可以按这样的思路走:
这节课,学生听懂了吗?
我的教学设计,有没有问题?
哪个环节可以更好?
一个坚持写教学反思/随笔的老师,成长速度是惊人的。
因为,没有反馈的努力,如同在黑暗中行走,既看不清方向,也耗尽了热情。
新学期,抓成绩的本质,是抓专业、常规、师生关系、习惯和反馈。
愿我们都能练好内功,成为那个既能托举分数,更能点亮未来的“大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