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化义教课改:十二项核心行动实施建议

(2025-08-04 17:01:59)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深化义教课改:十二项核心行动实施建议

接下来的新学年,值“十五五”开局之际,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战略部署,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服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根基,结合我县中小学实际,特提出以下核心行动实施建议,供同仁参考:

一、强健体魄,夯实健康根基

每天1课时体育课(刚性落实)+大课间活动(融入武术/跳绳等本土项目)+课间活动(15分钟)+课后混龄体育游戏(小规模学校适用)+年度体育节+乡村学校特色赛事+多层次体育赛事(如班级、学校、教育集团、城乡教育共同体各类比赛)

二、弘扬科学,播撒创新种子

开齐自然科学课程+教材实验100%保质完成+每周低成本趣味小实验(生活素材/山石/草木/溪水)+本地生态探究项目(茶叶制作/梯田水土保持/萤火虫观测,每期若干项)+科创社团(聚焦三农小发明)+科技节+乡土智慧创新奖+融入科学家精神与工程思维启蒙


三、崇尚劳动,锻造山乡品格

分年级劳动清单(含蔬果栽种/南药栽种/山林维护/农具使用)+常态化家务劳动+校内外基地(校园微农场、本地茶园果园联动)+非遗劳动社团(竹艺/新兴美食)+社会公益服务与职业体验活动+山货集市成果展+劳动节

四、浸润书香,培育阅读素养

每日全校静读20分钟+每周阅读方法课+全学科整本书阅读+书香校园活动/读书节+新兴童谣诵读赛+祖辈故事、红色故事收集计划

五、陶冶美育,涵养人文底蕴

艺术课程(融入采茶戏/山歌)+乡土艺术社团(牧童笛/剪纸/版画/石头画/竹节人)+自然艺术角(利用溪石枯枝)+舞台剧+艺术节


六、深化课改,变革教学方式

学进去:设定精准可测学习目标+以核心问题引领教学(精炼聚焦)+设计结构化递进学习任务+运用多样化学习方式(独学、对学、组学、展示)+实施分层分类作业(基础巩固、能力提升、实践创新)

讲出来:同伴互讲互评(结对/小组)+推行小组代表轮讲与展示+利用晨诵午读等时段组织专题分享+鼓励“小老师”向家人讲解所学+建立常态化班级“小老师”机制

用起来:强调知识迁移与动手实践+设计与真实生活/社会问题关联的情境化作业+联系生活实际自主命题+系统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项目(含中长期探究任务)

七、创新育人,拓展学习场域

推广项目式学习(PBL)+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强化STEAM/工程思维)+鼓励基于真实问题的研究性学习+深度拓展“行走的课堂”(链接博物馆、科技馆、实践基地、旅游景点、社区企业、家庭作坊、田间地头;强化资源链接)+小规模校"一校一项目"(如家族史/村史研究/蔬果种植与保鲜)+强化学习成果的多元化、过程性展示与评价

八、融合数字,赋能教育转型

分步升级网络设施+共建共享区域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对接国家平台、强化资源整合)+共建山区离线资源包(本地课例/虚拟实验)+深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创新(支持精准教学、个性化学习、协作探究、AI智能辅助)+系统化实施师生数字素养提升工程(含AI通识与伦理、强化素养与AI) +手机微课与小视频制作培训+城乡在线教研共同体


九、护航身心,奠基幸福人生

系统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与专题活动+优化作息时间+家庭作业“熔断机制”+健全“预防-预警-干预”一体化心理辅导工作机制 (强化体系)+开展生涯规划启蒙课程与体验活动+融入职业认知与探索教育+实施“学长导师”引领计划+加强挫折教育与生命教育

十、改革评价,引领全面发展

强化过程性评价与表现性评价(突出项目成果、实践能力、问题解决、合作表现;小规模学校可试行"五个一"记录法:1代表作/1实践/1演讲/1合作/1反思)+开展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专项测评+探索开卷、开放性试题、实践操作、答辩等多元化评价方式+完善并有效应用师生发展与成长档案袋(全面记录过程、成果与反思)+电子成长档案(图文、短视频)

十一、强化保障,筑牢支撑基础

加强教师专业发展与精准培训(聚焦新课标、新方法、新技术、教育科研能力、命题能力、AI平台使用、乡土课程开发、留守儿童沟通)+健全教师多元评价与发展性激励机制+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配送器材图书)+农闲家长培训(构建家长学校课程)+乡贤导师库+优先优化资源配置与条件保障+建立课改专项督导与激励机制


十二、优化体系,构建育人蓝图

基于办学理念与育人目标,把前面十一项措施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统筹,上下一致,左右协调,前后贯通,持续完善,形成体系。

科学规划校本课程体系+夯实基础保障领域(行为习惯养成、坚韧品格培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生涯启蒙)+深化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精品化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含创新人才培养课程)+创新课时管理模式(探索长短课、大小课、主题周、活动月)

实施策略:

1.统筹规划,分类推进。立足新兴实际,大规模学校系统设计,整体深化,全面推进;小规模学校聚焦特色,小项切入,试点先行,精准发力,稳步推进。鼓励教育集团、城乡教育共同体协作发展,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

2.行动为本,迭代优化。弘扬实干精神,“先开枪再瞄准”,坚持在行动中研究问题、总结经验、动态调整、持续改进方案,形成“实践—反思—提升”的闭环。

3.过程为要,久久为功。高度关注改革过程中的细节落实、师生真实获得与成长变化,韧性坚持,保持战略定力,积极破解难题,看见微光,树立小而美改革典型,确保改革持续深入、行稳致远。

总而言之,课改推进行动应立足新兴县中小学实际,不追求“高大上”,重在“真实发生”;不强调“齐步走”,鼓励“百花齐放”。建议学校制定三年(或五年)规划,分阶段逐渐达到目标,从而让教育更好地扎根新兴乡土,让孩子既看见山外的世界,又读懂脚下的土地,更坦然地面向未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