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诗词写作技法

(2025-09-17 14:41:05)
标签:

情感

文化

杂谈

分类: 诗词鉴赏
如何巧用转折法填词?


填词是一门细腻而富有变化的艺术,其独特的魅力在于能够通过婉转曲折的表达,展现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与诗歌的雄浑直白不同,词更注重婉转与曲折,如同九曲湘流,一波三折,通过层层转折来深化情感和意境。这种转折法在填词中极为重要,它能够使词作在有限的篇幅中展现出复杂的情感变化,增强词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本文将通过具体的例子,详细探讨填词中的转折法。
一、转折法的意义与特点
转折法是填词中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它通过在词中设置情感或情节的转折点,使词的意境和情感层次更加丰富。转折法的特点在于“语语转,字字折”,通过层层递进或反转,展现出复杂的情感变化。这种手法可以使词作在有限的篇幅中呈现出跌宕起伏的情感波澜,增强词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以唐无名氏的《醉公子》为例:“门外狗儿吠,知是萧郎至。划袜下香阶,冤家今夜醉。扶得入罗帏,不肯脱罗衣。醉则从他醉,还胜独睡时。”这首词通过多次转折,生动地描绘了女子对醉归的男子复杂的情感变化。从最初听到狗吠声的惊喜,到看到男子醉酒的愤怒,再到勉强扶他入帏的怜惜,再到他不肯脱衣的无奈,最后又转为自我安慰的宽恕,情感在短短几句中经历了多次转折,生动地展现了女子的内心世界。
二、转折法的常见类型
(一)情感转折情感转折是填词转折法中最常见的一种,通过情感的起伏变化来增强词的感染力。这种转折通常表现为从喜到悲、从爱到恨、从期待到失望等情感的反转。
例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
>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首词的情感转折非常明显。上阕从离别的场景入手,描绘了离别时的不舍与无奈,情感基调是悲伤的。下阕则进一步深化这种情感,从“多情自古伤离别”到“今宵酒醒何处”,再到“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情感不断加深,最后以“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收尾,将离别的悲伤推向了高潮。整首词通过情感的层层递进和转折,生动地展现了离别之苦。
(二)情节转折情节转折则是通过故事的发展变化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增强词的趣味性和可读性。这种转折通常表现为情节的意外反转或发展变化。
以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为例:
>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的情节转折体现在对“那人”的寻找过程中。上阕描绘了元宵夜的热闹场景,为寻找“那人”营造了背景。下阕则通过“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描写,展现了寻找的艰辛和急切。最后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作为转折,不仅出人意料,更深化了词的意境,表达了词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三)视角转折视角转折是通过改变观察角度或叙述主体来展现不同的情感或意境。这种转折可以使词的层次更加丰富,增强词的表现力。
例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通过视角的转换,从对月亮的遐想(“我欲乘风归去”)到对人间的眷恋(“何似在人间”),再到对离别之情的感慨(“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最后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作为升华,展现了词人从天上到人间、从个人到普遍情感的视角转折,使整首词的意境更加深远。
三、转折法的应用技巧
(一)巧妙设置转折点转折点的设置要自然而不生硬,要与词的情感或情节发展紧密相连。转折点可以是一个动作、一个细节或一个情感的变化,通过这些转折点,使词的情感或情节产生变化。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的转折点在于“误入藕花深处”。词人原本在溪亭中饮酒作乐,兴尽而归,却不小心误入藕花深处。这个转折点不仅增加了情节的趣味性,也通过“惊起一滩鸥鹭”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生动的画面感,使整首词充满了灵动之美。
(二)层层递进,深化情感转折法不仅仅是简单的反转,而是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使情感不断深化。每一步转折都要在前一步的基础上进行,使情感的变化更加自然和深刻。
例如,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首词通过“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转折,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往事的怀念之情层层递进,最后以“小园香径独徘徊”收尾,将这种情感推向了高潮,使整首词充满了淡淡的忧伤和无尽的回味。
(三)转折与意境的统一转折法的运用不仅要使情感或情节发生变化,还要与词的意境相统一。转折点的选择和设置要能够增强词的意境,使整首词在转折中展现出更加丰富的内涵和韵味。
例如,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
>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首词通过“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的转折,将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甜蜜与离别时的不舍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升华主题,使整首词的意境更加深远,展现了词人对爱情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感悟。
四、总结
转折法是填词中一种极为重要的表现手法,它通过情感、情节或视角的转折,使词作在有限的篇幅中展现出丰富的情感变化和意境层次。通过巧妙设置转折点、层层递进深化情感以及与意境的统一,转折法能够增强词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在填词创作中,我们应善于运用转折法,使词作更加生动、细腻,富有变化和深度。通过学习和借鉴古代词人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在填词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创新,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传承和发扬这一古老而优美的文学形式。











写诗的关键——改造语言



古诗词写作(包括新诗)在内容上,思想、题材不是问题,主要任务是改造表达语言,也就是在艺术性上要下的功夫更大一些。

我认为古诗词是用一种美的文字(词句的构造),表达抒写人的情绪中的意境,主要是语言的训练。对于当今的人来说主要任务是改造我们的语言。古诗词语言主要特点:简洁(文字越简练越好,字少了,意思就多了),典雅(美的,近似于文言的,区别于口语和文章的语言)

改造语言的方法是:语言的陌生化

诗的语言别是一家,不能用日常口语入诗,不能用文章用语入诗,如果发现可以用典雅的同义词代替下来。基础是上一讲的按照多维度去构词,避免用语太俗。

可以从字法、词法、句法、章法四个方面来改造,下面重点谈句法和章法。



句法

散句就是接近生活用语的句子,一句一句地写出来。

偶句,在形式上对仗,上下句同时写出来,不是一句一句的写。

散句句法(语序和日常用语接近)

1.叠词句

双叠+三名(第二字为方位词) 

青青河边草

双叠+双名+单非 烈烈北风凉

2.双动+三名 遥望洛阳山

3.“且”字句(双名+单非+且+单非) 河汉清且浅

4.“有”字句(双名+“有”+双名) 西北有高楼

5.“多”字句(双名+“多”+双名) 白杨多悲风

6.“忽”字句(双名+“忽”字双非+单形) 岁月忽已晚

7.“而”(以)字句(双动+“而”(以)+双动) 绝世而独立

8.“不”字句(双动词或双名+“不能、不得、不可”+单动) 忧愁不能寐

散句句法(两组组成的对仗句)

【一】名词句

1.三名头:三字名词在句前(时间词、空间词、专门词)组成结构:3+2

床上书连屋,阶前树拂云

2.三名尾:三字名词在句尾(普通名词、专有名词、时空词)组成结构:2+3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3.双名词:一、三四字为名词

组成结构:单名+单非+双名+单非(1+1+2+1),单名+单非+三名(1+1+3)

山临青塞断,江向白云平

窗临汴河水,门渡楚人船

4.全名词句:全部有名词组成的句子

双音名词+三音名词  结构:2+3      注:名词的构成:并列或偏正

日月笼中鸟,乾坤水上萍(杜甫)

书生邹鲁客,才子洛阳人(王维)

【二】动形句

1.动(形)字腰:前后为两个双音名词,中间一字为动形词

描述为:双名+单动(形)+双名    组成结构:2+1+2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王维)

寒灯坐高馆,秋雨闻疏钟(王维)

2.动(形)字尾:前四字由两个双音名词组成,末尾一字是动(形)词的句子

描述为:双音名词+双音名词+单音动(形)词   组成结构:2+2+1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王维)

村舂雨外急,邻火夜深明(杜甫)

【三】叠字句

根据位置可以分三种:叠一二字,叠三四字,叠五六字

组成结构:

2+1+2;2+2+1;1+1+2+1

淼淼寒流广,苍苍秋雨晦(王维)

野日荒荒白,春流泯泯清(杜甫)

欲归江淼淼,未到草萋萋(王维)

朔风鸣淅淅,寒雨下霏霏(杜甫)

7.叠字头:前二字为叠字的句子

组成结构:2+1+2;2+2+1

萧萧古塞冷,漠漠秋云低

8.叠字尾:前二字为叠字的句子

组成结构:2+1+2

汀烟轻冉冉,竹日净晖晖

9.叠字腰:三、四字为叠字的句子

组成结构:2+2+1

杨柳枝枝弱,枇杷对对香



章法

常用章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起承转合

上景下情

客主双陪

分咏题目

一字立骨



起承转合诗例

登兖州城楼

唐•杜甫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起

浮云连海岳,平野入青徐。承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转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合



上景下情诗例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景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景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情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情



客主双陪诗例

有客

唐•杜甫

幽栖地僻经过少,客 老病人扶再拜难。主

岂有文章惊海内,主 漫劳车马驻江干。客

竟日淹留佳客坐,主 百年粗粝腐儒餐。客

不嫌野外无供给,客 乘兴还来看药栏。主



分咏题目诗例

夜宴左氏庄

【唐】杜甫

风林纤月落,衣露净琴张。夜

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左氏庄

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宴

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收束



一字立骨诗例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唐】王维

怜君不得意,起 况复柳条春。承

为客黄金尽,困 还家白发新。老

五湖三亩宅,贫 万里一归人。贱

知祢不能荐,转 羞称献纳臣。合

“怜”字立骨,全诗处处围绕“怜”写,从不同角度写“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