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2025新教师培训会议上的发言

(2025-08-03 22:23:52)
标签:

杂谈

情感

分类: 杂谈
在2025新教师培训会议上的发言
 宋学超 

1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爱是一种能力,爱需要智慧,智慧之爱首先要看到孩子内心的真正需求,并及时满足。
爱孩子的结果是孩子也爱你。
不要打着爱的名义去做伤害学生的事情。
师生关系中老师占据主导地位。

2
评价学生,不能单纯用成绩来衡量,而要用学生的综合素质来评判,也不要轻易给某个学生下结论,评价他们的是社会,而不是我们的教师。
愚蠢的老师总是非常乐于为学生过早的盖棺定论。有些老师总是喜欢说:你就是个笨蛋,一辈子也不会有出息。
这样恶狠狠的评论,不仅会让孩子的心灵受伤,也很可能下结论的老师会被将来的事实狠狠抽上自己几个耳光。

3
我要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品味到知识的琼浆玉液,让他们欲罢不能。我的影响力,我的权威,不是来自手里的鞭子,考纲上的尺子,而是源于惊奇,源于热爱,源于向学生的全部精神和心智,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

4

大人之学即为“大学”。大人,即拥有高贵的心灵、高雅的风范、高尚的德行的君子。大学,就是要把普通人变成君子。如果一所大学,只是教技术、学专业,只是为了毕业生将来找工作,那就不是“大学”,而是“小学”。




5

素质到底是什么?用孟子的话就是“四心”:恻隐之心,即仁;羞恶之心,即义;辞让之心,即礼;是非之心,即智。

有两个孩子,一个吹拉弹唱样样都会,一个全不会,但他做人仁义,有同情心、有是非心、有羞恶心、有辞让心,请问,你觉得那个孩子素质好?你愿意和谁交朋友?哪一个拥有人最本质的东西?哪一个拥有对于人来说最重要的素质?

好的教育,就是将高贵的灵魂,一代一代传递下去。



6

守住底线,惩罚不等同于体罚。给学生面子就是给自己面子。

永怀“仁爱之心”,学生是很敏感的,孩子是最不可以糊弄的。

 对“问题孩子”不应该头疼,而是心疼。

好老师身上对今天的孩子都有一种“悲悯”情怀,这让他们的课堂充满人文气息。



7

要让学生发自内心尊敬你,而非畏惧你。让学生害怕的老师是可耻的。平等不是刻意讨好学生,更不是放任不管,而是你的首席,是主导。

师生关系才是第一生产力。



8

身为教师,你要知道,你不仅仅是在讲课,你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站在学生面前的,你的穿着、你的性格、你的动作、你的习惯、你的爱好、你的价值观等等,都会呈现在学生面前。这些知识之外的因素,反而更容易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说一个老师有魅力,主要指这些方面。

 

9

热爱,是一个人做好一件事情的原动力。除此之外,名利的外在鼓励都仅仅是短时间能起到刺激作用,时间久了都会疲倦。唯有热爱促成的发自内心的喜欢,才是做好事情的关键。教育工作尤其如此。


职业的尊严在于创造。



10

最好的课堂管理是用幽默吸引学生,用深度引领学生。最好的落实是用你的个人魅力吸引学生认真听讲。

教育是唤醒,不是灌输。通过你的课堂,孩子的求知欲得到了满足,激发了孩子的兴趣,而非更加厌学。



11

教育的目的不是要培养学生成为工具的人,而是要让他们成为全面的、完整的、可持续发展的人。

教育不单是升学或就业的预备,而是为了人在未来能够更文明、更有意义和更有尊严地生活。

正是这样,学校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获得的知识与能力,而且要更加关注他们在精神、心灵、个性、人格、健康、情感等方面的成长,关注他们未来的生活、职业、家庭、社会,使他们具有博爱、悲悯的情怀,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12

根雕原理:弃之荒野的树根是无用的废料,然而到了根雕艺术家手里,经雕琢却成了艺术品。这种加工,不仅使树根的艺术价值得到挖掘,它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也提高了。根雕艺术家拿到树根,会先看它的优点。可我们看待学生时,往往先看学生的缺点。缺点不是不能看,而是要把它看作是发展的起点。



13

一个老师真正的幸福在于实实在在地“影响”了学生。一个老师真正的光荣就印刻在历届学生的记忆里。



14

教育的任务是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而不是去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要树立人人都能成功的学生观,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优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缺点。



15

一个教师值得骄傲的永远不是从这个世界得到了什么,而是他可以带给世界尤其是教室里的孩子一些改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