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系统化、精细化的高中议论文教学

(2025-07-04 09:23:34)
标签:

作文

文化

分类: 作文
系统化、精细化的高中议论文教学



审题有一招

01
审题概述
坚持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以因果分析、多角度切入、情感把握、精抓关键词句等四法,精准审题。

02
区别对待
单则材料、多则材料、组合型材料、任务驱动型、寓言类、漫画类、时评类、应用类 ......


驱动行文务必完成任务

01
作文分区
材料区、任务区、要求区。紧盯任务区,用上材料区,看好要求区。

02
细分任务
任务区列表,行文逐一完成;强化情境意识,备好时代因素。



01
标题原则:具体鲜明、简短新颖、核心凸显,文采飞扬。标题即观点,体现关键词,对偶加化用,比喻添文采。

02
标题有料,紧扣核心关键词。命题作文毋需管,标题话题不相同。

03
白银标题、黄金标题:祈使句,判断句、否定句、把字句、以字句、动宾式、对偶式,还有名句换元式。

04
直接引用:材料较短,往往是一些名言警句、俗语、古诗词、歌词等,从而提出观点。

05
关键词句引用:材料较长,可以提取关键句字,体现主旨即可,从而提出观点。

06
概述引用:材料较长,有没有关键句,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内容,分析,提出观点。

归纳引用:材料中有列举或者多则,先归纳分析材料的共同之处或不同之处,从而得出结论,提出观点。



行文把好四关

01 开头与结尾
开头:概述材料,引出观点,或引名言,或用修辞,主题突出,文采飞扬。

任务驱动作文,一般,可以用“精评简述+论点” 。

“精评法”是通过凝练与提纯材料从而引出论点的一种开头形式。大体分为释题法和定义法。

“简述法”是通过引用和叙述材料内容从而引出论点的一种开头形式

结尾:有总结、提希望、发畅想,再扣材,两呼应。(呼应开头、呼应标题)多用整句,某某有言,青年当为(吾辈青年)

02 论点与论证
中心论点:呼应标题,扣住材料关键词

分论点:分论点不丢关键词,最好以诗词打头或化用,标点不止逗和句。

论证方法:至少运用3种论证;假设论证、因果论证、正反对比论证;讲究叙例,学会排例。



01
扣题,首先要扣材料,然后才是扣中心论点。扣题的具体办法:围绕材料中的关键词,采用“原词重现”“近义替换”“比喻替换”“内涵诠释”等方式,在标题、首段、段首段尾、文末、事例分析等关键处反复强化关键词,能给人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大大提高切题的准确度。

02
文章开头是最能吸引阅卷老师注意的关键部位。对于议论文来说,必须要见“词”见“料”。具体办法:摘引材料,紧扣材料“关键词”作简要分析,段尾亮论点。尤其材料中的关键词在摘引过程中应加以重现,或用近义词替代,并最终融入表达中心论点的语句中。

结尾点题的具体办法有:照应标题,照应中心论点,以“原词重现”“近义替换”“比喻替换”等方法总结全文,必要时可用反问句达到引人深思的深化效果。但用语应精要,不可拖沓。

03
核心段落的首尾必须扣题,具体办法:设置一个分论点放在段首,段尾再总结强化。中心论点的关键词或材料中的关键词应在段首段尾得以“原词重现”,或“近义替换”或“比喻美化”。




04
议论扣题:议论文中,叙述完事例论据后,如果能紧扣文题进行适当地分析议论,既能避免罗列事例、文体不清的毛病,又能起到画龙点睛、突出中心的作用。

05
反复扣题:利用关键词强调。让作文中不断出现文题词语或句子,文中点题扣题的字眼宜多不宜少,以多方面反复点题扣题的力度,实现最大限度的点题扣题效果。

学会在关键处或醒目处点题。必要之时,要让点题的句子单独成段,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实现最大限度的扣题效果。

06
实扣:标题扣题(主题词置其中)、内容扣题(文与题有本质联系)

明扣:首段扣题(开头第一段扣题)、段首扣题(每段首句扣题)、议论扣题(事例后扣题议论)、结尾扣题

全扣:反复扣题(标题、内容、首段、段首、结尾等都扣题)




主题段落写作法


主体段落五层结构模式

(1)观点句(一般在段首提出,简洁、明确)

(2)阐释句(紧跟观点句,力求清晰简洁,注意与事例的衔接)

(3)事例句(叙述简明扼要,紧扣分论点,最好点出关键词,删除无关情节,要求只写人物、事件、结果)

(4)分析句(紧扣观点句,对事实进行分析,可采取先叙后议、先议后叙或夹叙夹议等形式。)

(5)结论句(可加上“因此”或“所以我认为” “由此可知”等字样;或联系实际,适当延伸,回应段首观点句)



各种分析方法
01

因果分析法,即把例子看作“果”,通过论述产生出这种结果的原因。考生在运用这种方法说理时,可以利用“因”开拓思路,当然这只是外在的,更重要的是例子要与论述内容存在因果关系,而不是强加上去的。同时,还要注意所论述的原因应跟论点一致,否则就无法把材料和观点联系起来。



02

对比论证,就是把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加以剖析对照,达到否定错误观点、树立正确论点的目的。对比可以是两个对象之间的比较,称为横向比较;也可以是同一对象不同时期或不同方面之间的比较,称为纵向比较。举完后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加以对照性分析,重在分析,而不是例子。对比双方应属于同一范畴,要有可比性。



03

反向假设法:这种方法,就是列举事实论据后,对论据作反向假设,进而分析出在这种假设条件下可能产生的与之相反的某种结果,从而达到论证论点的目的。

注意:对语段进行假设分析时,如果举的例子是正面的,那么就应从反面来假设分析;如果举的例子是反面的,那么就应从正面来假设分析。



04

反向假设法常用句式:反问句、排比句

效果:增强文章的说理力度,增加文章的文采。

语言标志:多用假设分析的关联词,加强分析力度。

如果(假如、假设、假若、要是、试想、倘若、假如当初)……;如果……那么……;可以想象一下,倘若……很可能……;如果没有……就没有……;如果不是……怎么会有……;要是……怎么能……;假如……怎能……;若无……怎能……



05

让步分析法:是以“让”作为“进”的手段,达到“以让为进”的目的的一种分析说理方法,即先用少数文字肯定对方观点的某些合理性,再转而利用转折复句详细阐述自己观点的合理性,使对方毫无反抗之机和辩驳之言,从而获得论证严密和深刻的效果。

让步分析说理常用的语言标志:(1)诚然……,但是……;(2)或许……,但是……;(3)的确……,但是……;(4)固然……,但是……;(5)不可否认……,然而……




06

引用名言法:引用名言警句,不仅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而且使文章更具文采。有时还可以将引用的话具体分析一下,解释它的含义, 使得这一段话更有说服力,更能证明观点。



07

直接评析法就是通过对所举事例进行直接剖析,从而推证出其具有的普遍意义,强化论点,就事论事。  



08

归纳共性法:就是在列举出属性相同或相关的几个事例之后,归纳总结出它们的共同点,扣在要证明的论点上,点明论据所包含的道理,揭示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联系,从而深化论点。这是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分析过程。

思路:归纳共性→揭示观点

句式:… ,由此可见…  



09

比喻论证法:用打比方形象地对论点进行证明的一种论证方法,又叫喻证法。在论证过程中,为了增强说理的效果,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就可以摘取自然现象、生活现象打比方。如荀子的《劝学》一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形象点明了学习的巨大作用。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深奥的道理通俗化,使人易于理解,使文章富有文采。一般说,比喻论证不宜作为一篇文章论证的主要方法,因此要适量。



010

类比证论法:类比证论是一种通过已知事物(或事例)与跟它有某些相同特点的事物(或事例)进行比较类推,从而证明论点,即从一般到特殊的论证方法。

其中,“相同特点”是这种论证方法能够成立的前提,没有它,就无法进行类推



011

联系现实法,即在主体部分论证之后,在文章结尾处宕开一层,联系当前热点现象、身边事例或自我思想的实际情况等,再进一步论述,以增强观点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如主体部分已经联系社会实际,则结尾最好变换角度,进一步联系自我实际。



012

破立结合法:先立后破,先论证正面的观点,再批驳反面的观点;或先破后立,采用先批驳反面观点,再论证正面观点的顺序进行。文章所驳斥的错误观点应是文章所立论点的对立面,破的目的是为了立,是为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更牢固地确立正面的论点。所以,文中所驳斥的观点既要是错误的,又要是与文中确立的论点针锋相对的。


温馨提醒


议论文事例论据分析一个原则:紧扣论点(分论点)

1.只摆现象材料——追原因  →原因分析法

2.已有结论材料——问假如  →反向假设法

3.列举事实材料——找共性  →归纳共性法

4.找到正反材料——做对比  →正反对比法

温馨提示:

议论分析不是单一的,可综合运用上述多种分析方法,这样可使文章议论分析更全面,更深入,更富有思辩性,更能令人信服!

写在最后
总有一款适合你

01
结构概述
横向并列重在全面

纵向递进彰显深度

引议联结有话可说

02 素材积累
日积月累当坚持

新闻周刊有读写

人民时评要多看

作文点评需学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